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从事这一行16年来,对建筑的热忱有增无减。出生于中国传统庭院建筑的氛围之中;大学里每天熬夜读书,画图,沉思,“一抬头,天就亮了”;在美国读研究生和工作时我常常会有忽然开窍的感觉;奔走于欧美建筑之间,拜访著名建筑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建筑的痴迷推动了我对于建筑本质的深入理解。将近十年的海外经历,我一直注意海内外艺术馆的发展,特别关注馆的建筑。看得比较多,想得也多,希望自己以后可以为中国的艺术馆建筑出点力,做点事。
我认为艺术馆建筑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要有一个设计宗旨,这就是艺术馆建筑要“让感受得以升华”作为目的。以前并没有人从这个视角这样提出过。具体说,艺术馆,是艺术的殿堂,在某种意义上犹如西方的教堂,是精神性的东西,人们进艺术馆不管是自觉的艺术崇尚者或一般的参观者,在此应该激化艺术的感受,而建筑应该有助于这种感受的升华。因为许多艺术馆建筑师未必这样认识,所以建筑师造的馆往往造型与功能矛盾解决得不好。问题有两类,一是把馆当作雕塑来做,造型好看而不适用,博物馆人叫苦连天;二是仅仅考虑展示陈列,缺乏意境营造,参观者的感受得不到升华。正确的观念应该是造型与功能相互依存,把观众的感受升华放在首位,作为设计宗旨。
一、意境营造讲究的首先是民族文化特征,一定要有民族特色保护意识。
去年我回杭州老家的时候,周围都是新建的高楼,我四处张望,不禁问自己在哪里?我不知道。我想,这里可以是世界的任何地方,但不是我的老家。我感到惘然若失,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中国建筑的传统失落了,文化失落了。我闭上眼睛,回忆二三十年前儿时家乡的建筑印象,深深的庭院、木结构的老房子、明亮的天井、狭长的走廊,太阳照射进来,那一方天一方地,地上爬的青苔、有层层肌理的石板、软而温暖的木地板。不同的石库门,狭狹长长的空间,踏在上面的那种感觉……这一切都找不到了。其实,当城市改造时,把自己家的感觉丢了,变得与全世界任何城市没有区别,我想是很悲哀的。现代化要在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现代化,借鉴西方,不要抄袭西方。
意境营造最讲究的便是这些由个人感受积累起来的文化积淀,扩大一些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就要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有时候是由极细小的文化元素组成的,但它是最本质的东西,我们请来设计的老外设计师常常不经意地把我们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元素给丢掉了。
我在纽约设计建筑时,就非常注意用美国的民族文化元素,尽量多地保持她的文化特征。我在国外也常常一个人冥思,什么时候我能为自己民族设计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并常常为此苦恼,所以我告诉我的先生,我要跑到中国去看看。我的耳边不时会响起世界一流的澳大利亚建筑大师Gleen Murcutt说过的那句话,他绝不愿意做除他自己本民族以外的建筑,因为他认为那是不负责任的。是的,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我个人的故事。我再说一个美国外交官老太太TessJohnston在上海的故事,很有意思。Johnston曾经是在上海工作过多年的美国外交官,退休以后她没回美国,而留在了上海。做什么呢?她建立了一个保护上海古建筑的机构,到处奔走游说保护古建筑。作为一个外国人,她对上海的好多建筑的文化特征比我们敏感。我们往往身在其中不觉得,反而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了。其实上海还是个码头城市,中国民族文化特征并不是最鲜明的,但美国老太太感到已经很有特征,她到处游说、呼吁要很好保护。当我从一个记者那里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震惊,一个外国人能这样做,我们中国人更有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况且我还是一名建筑师呢!这次回国我要专门去拜访这位美国老太太。类似的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初,一个欧洲人JohnMuer深深地爱上了美国的自然景观,成为了提倡美国建立国家公园的首号人物,并说服了罗斯福总统来帮助保护美国独有的自然资源,他一生都投身于建立国家公园,阻止了开发商纯赢利的行为,保障了民众享受大自然的自由权利,保持了美国的特色,体现了美国的民主。
二、意境营造要通盘考虑光、色、空间、材料、比例等诸多因素
举些例子,我们看一些图片:纽约大都会古希腊馆玻璃走廊借景中央公园,与大自然联系很成功。国内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也有类似的借景处理。这是意境营造很好的方法,但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巴黎阿拉伯文化中心②的自动百叶采光,让建筑保持与自然界阳光、风云雨雪的变幻联系,很有阿拉伯文化意蕴。1990年杭州潘天寿纪念馆展厅采光,原先也用测光器通过电脑控制日光光照的勒克斯,自动开启关闭铝百叶,使参观者可以在自然光条件下观赏潘天寿先生的原作,效果特别好,国内独家。后来设备功能没有发挥,很可惜。
赖特做的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④,螺旋式展厅的展示线索与历史画卷布展特别吻合,空间处理独特。螺旋式连续不断的环境为按时间为线索的展览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另外,这样的建筑也很人性化,因为参观起来不累。它的一边是展板,另外一边是自然采光的中庭,只要一回头,随时都可以得到视觉休息。
柏林犹太人历史博物馆⑤对于材料的运用和效果特别成功,此馆外形不好看,做出不规则的一些条状窗户,我站在那里思考,建筑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一下子,我悟到了,它用不易划破的金属材料,却让那些铁皮划破,做成窗户,因此给人一种巨大的伤痛感。馆内有个厅,地面上布满铁质带锈状的人脸图案,参观者踩在上面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犹如铁链镣铐落地发出的撞击声,我仿佛听到惨遭迫害的犹太人在那里呼喊。这样的馆给人的是全方位的感受,是感受的升华。
美国的许多成功建筑,有时候给你的惊喜感,不是靠造型,而是巧妙。譬如:波士顿红色革命圣地③古建筑游览,仅仅靠在地面上简简单单两片红砖铺地引路,简单而明确。老建筑就在道路两旁。这种图案性提示明确而不强烈,十分得体。这比那些到处布满路牌要高明得多。
最近,我帮助纽约现代艺术馆亚洲中心在策展中做建筑顾问。我们在那里布展,根据展品确定环境色,设计相应的展架,布置不同的灯光,其实要真正做好一个展览并不容易。譬如在纽约现代艺术馆曾经有个表现女性地位的织物展览,用的是三角形展厅,通过灯光布置得非常新鲜,既现代,又有历史感。
当代艺术展览有些也很有意义。譬如美国有人做的青铜器雕塑,因为刷上颜料,看起来很衰败,让人产生强烈的遗弃感,给人印象极深。这种纪念碑式的雕塑卖到一百万到两百万美金,照样有人要。这种雕塑对材料的创造性运用,建筑上也有借鉴意义。
又譬如:今年纽约911灯光纪念活动①是在一个雨天,活动中的灯光布置很有特征,强化了下雨的感觉。线型的水滴从天而降,由于风的关系呈多角度,强光打在上面产生彩虹,带来了被撞毁了的双塔高楼的水帘图像。是雨水?还是泪水?给人们以不尽的哀思,这样的展览是活的展览,非常成功。
国外也有一些建筑的败笔,可引以为戒。时间关系,我不能详细地谈我在美国这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此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艺术馆建造要注意两个“一定”:一定要有新意,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最后,我讲一个美国的笑话。这是一个回家的故事。
一个赶路回家的人Richard,他太累了,在中转的最后一站,他让服务员待车来时叫醒他,付了小费后,他就放心地在一位军官身旁的板凳上睡着了。当他被叫醒时,军官的帽子不知怎么落到了他的头上,但他并不知道。他上了三等车厢,列车员说你怎么能在这里,快到二等车厢去,到了二等车厢,人们又把他送到一等车厢。这是怎么回事?他路过一面镜子,看到军官帽子在自己的头上。呀,一定是服务员弄错了,被叫醒上车的是那个军官,不是我!他赶快跳下车,回到板凳上睡觉。他也因此错过了最后一班车,没赶上回家过年。
回家的故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启示,也许我们会想到:每一个人都有根,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本质特色,我们既要保持本质又要赶上时代的列车。不要让自己成为在板凳上睡着了的那个外国人。
(卢宁:美国注册建筑师、绿色建筑师、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哈佛纽约校友会活动策划部委员 、纽约亚洲艺术中心策展建筑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