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持续4年关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抱怨说,社会实践活动多是大同小异的活动,根本找不到实践的意义。一些媒体也批评认为,一些学校的社会实践,组织者只是为了获奖,学生只是为了一纸没有什么含金量的鉴定,功利性越来越强,很多活动只是走过场。
且不论这些抱怨和批评是否正确或偏颇,对于已经开展了20多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说,如何让活动更有效,更能体现服务社会和锻炼学生的双重价值,一直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重大命题。
福建几所高校的学生们,用他们今年暑期的亲身实践和感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不要“被安排”,愿意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吃苦
“都说社会实践太虚,其实并非如此。”福建师范大学学生邱文梅发现,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批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利性,对此她并不赞成。
入学后将升入大三的邱文梅,曾多次参加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就是吃好、喝好、玩好,给你们学生干部放松的机会。”对于一些同学这既羡慕又嫉妒的话,邱文梅听得并不少。对于这些未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却把社会实践活动一棒子打死的同学,邱文梅感到很无奈,“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些同学并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参加了实践活动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酸甜。”
在现实中,有些院校为了照顾学生,甚至会把活动的每个细节都安排得非常“完美”。福建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林燕红非常反感这种“被安排”的社会实践,“学生变成了棋子,让你干吗就干吗,失去独立的思考和选择。”
“不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主要在于很多院校不够相信实践中的学生。”在去年参加家电义务维修活动的小黄看来,有很多老师不太相信现在的学生能够吃苦耐劳,更不相信学生可能存在的潜力,“一周左右的实践时间,可能不会出太好的成果。”
“7天跑了半个福建省,出了一份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林燕红在大学的最后一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想亲自检测每一段水的质量,“借以呼吁人们爱护环境”。生活在农村的林燕红,时刻记得父亲从小就告诉她的话,“学生就要敢吃苦,会吃苦!”
不要带队老师,不要租用车子,也拒绝了老师提前与地方认识的人“通气”,走在实践路上的林燕红认为凭借学校社会实践的名义,便可以如愿以偿地进行各种环保调查。但在实际进行中,实践团队被有关部门敷衍了事却是常有的事。她和队友们从三明到南平一路往东,在想要参观工厂时,因为缺少领队老师,工厂门口的保安就是不让他们进厂。“真想翻墙溜进去。”同行的男队友急得不行,“担心翻墙溜进去被抓住有损学校形象,只能忍口气换地方。”林燕红说。
“多敲几个工厂的门,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虽然这一路吃尽了苦,但林燕红他们还是决定从原计划的每天跑1个乡镇增加到3个。面对随之而来的经费问题,林燕红与大伙儿达成共识:想尽一切办法省钱。
“手头上3000元的费用,光车费就用了绝大部分。”每天早晨6点,林燕红和伙伴们们准时出发,在地图上顺着已打叉的红色箭头,跑接下来的3个乡镇,“乡镇间班车费用5元到8元不等。”他们学会了从村民口中打听路程,再步行两个小时到乡里。当时正是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每个人的包里都要备好几瓶霍香正气水。为省下住宿费,实践队里的四个男生就横躺着挤在一张床上,“两个男生用椅子垫着脚,另外的就用旅行包堆起来垫。”
每天的财务汇总表上记载,林燕红和队友们6个人每天的正餐消费不到20元,其中连续3天的食品是拌面和拉面。直到第四天奔到南平,他们到小炒店里吃了顿50多元的“大餐”,“算是改善伙食”。他们每天出门的第一件事,是用空矿泉水瓶装好水。在离开三明那天,队友们终于“狠下心”买了一个西瓜,“3天来第一次吃上水果”。
“这些不算什么,其他的实践队也很辛苦。”跟随福建师范大学参加玉树支教实践活动的好友黎花告诉林燕红,他们只能在草原上搭帐篷,轮流看学校。“暑期天气太热,很多都要实地考察,要走非常多的路。”跟随社会实践队伍一路奔波,林燕红看到更多的是同学们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付出的努力。
让林燕红颇有成就感的,不仅是一份水资源调查报告,更是一周来他们接触到的真实乡镇生活。在林燕红发问卷时,一位老人拉着她聊三明的发展变化,从儿媳妇用水习惯的改变,到在大街小巷开展垃圾分类处理,一直聊了一个多小时。林燕红从老人上下挥舞的手中,找到了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看准了方向给学生们压担子,相信他们能行
“社会实践最好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林燕红连续三年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她看来,“一些院校喜欢追着搞一些时髦的活动,并没有考虑实际意义。”
大一时,林燕红参加的是红色文化调研活动,“看看遗址、纪念馆,什么都不懂,就是走过场。”第二年她参加的是农业旅游的调研,“到景区走走看看,采访附近的居民,发发问卷,还算有点收获。”林燕红认为,很多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过是大学生离开校园到外面一趟,走马观花。这样的活动对蜗居在校内的一些学生来说,勉强算是开阔眼界,也可以认识一些朋友,“但对于专业能力来说,没起什么作用。”
福建工程学院学生林李静对比前两次参加的实践活动,认为“争先锋”、“献青春”等主题宣传的活动,并没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简单的活动加上精美的包装,真正为地方建设作出贡献的内容不多。”已经是大三的她,为了给大学生社会实践画上圆满的句号,在这个暑期参加社会实践前就下定决心,“要发挥专业优势,更重要的是做出实在的成绩。”
林李静所在的团队在宁德屏南的贵溪村和孔源村两地开展实践活动。当他们从县建设局拿到村庄现状图时,发现“两个村庄地图都是1984年绘制的,整整26年没有更新,很多位置其实已经发生变化。”林李静和12名队友在6天时间里,走遍了两个村庄近900户人家,为当地提供了一份崭新的图纸。
绘制地图只是林李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小插曲。由于两个村庄面临拆迁,更需要林李静和队友做的是为村民设计安置房。“设计的费用一般少则上千,多则几十万元。”给经费不多的乡村提供既美观又实惠的设计,林李静觉得确实不易,一些民居因缺乏科学规划设计存在坍塌、火灾等安全隐患,“有些房屋之间相距不到10厘米,万一着火非常危险。”
“5天内要设计出科学实用的设计图纸多有不易。”林李静回忆,考察完地形后,突然下起了大雨,住在当地中学的队员从宿舍搬到了教室,“乡下的夜晚很冷,而且被单很薄。”为了及时交出优秀的设计图,期末备考已经睡眠不足的他们,又熬了3个通宵。
被誉为“13个战斗机”的这支社会实践队伍,在第六天准时绘制出6套方案。包括贵溪村和孔源村的现状总图、详细规划图和近期规划图、用地布局图等,以及两个村庄改造房、安置房和村委会办公楼设计。
“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林李静在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会上说,“其实也没什么好总结的,希望更多的老师能相信我们,我们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