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首先就全国高等院校中国画教学学科、师资状况对比,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教学总方针、教学特色、结构与课程设置、师生人数构成、教学管理等调研结果向研讨会作报告,介绍了中央美院中国画学科的建设情况。他指出,目前央美中国画教学的总方针是“传统为本、兼容并蓄;中为体、西为用”,定位于“传统出新、中西融合”两条线的学术方略;以强调笔墨理法作为巩固中国画精神的基础、强调“笔墨”与“造型”、重视人才培养的“四个基础”(即传统绘画基础、写生造型基础、书法篆刻基础、诗文史学基础)等为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对目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教学结构予以肯定,并对中国画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中国艺术正处于大繁荣大发展的转折点,最重要的是放慢速度,安下心来把每一步工作做好,思考怎么样体现中国画的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重表达当代人的情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同样认为,中国画的教学应该在当前形势下以稳健的步伐向前推进,要做好、做精、做细、做深入。
针对中国画教学的提高及普及性的关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孙景波、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王迎春、中央美院研究生处处长许平、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马振声、中央美院教授薛永年、胡勃等都认同应当分层次教学:在本科教学阶段应注重基础,夯实基础,同时注重对个性的培养,对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对于硕博士研究生、高级研修生,则应注重培养未来美术界的领军人物,“造就老师的老师”;而面对留学生,则要侧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如何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许多嘉宾也提供了建议。邵大箴提出建立中国画学大讲堂,聘请不同学科、画种的先生讲学,了解多方面的理论;胡勃建议设立文学诗词课、古汉语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央美院教授张世彦谈及“章法”的重要性;中央美院教授蒋采苹从专业角度出发,建议增设“色彩学”、“画材学”等课程;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李延声、杭州画院院长姜宝林等则结合各自教学经验,对“临摹”、“写生”等具体课程教学提出建议。中央美院教授张立辰则从学时紧、课业重的现实角度出发,建议延长学年。
要审视中国画教学,首先要明确中国画的属性。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认为,中国画之所以不叫水墨画,是因为中国画来源于整个中国的文化知识体系,它是中国文化知识体系的产物。它是离哲学、史学、诗词、文学、书法最近的画种。中国画精神性很强,这点在深刻影响着西方,也在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中国画要求有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这些恰恰是中国画教学的弱项。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认为,中国画的定名不是根据材料工具,而是根据民族文脉,是绘画的民族属性。因此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中国画本身是有着明确的属性,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提出了关于美术学院教学学科建设和体系建设的思路,建议相应的教学方针应该以属性来作为基本定位进行表述。
理论家刘曦林认为,我们要重视研究中华民族艺术的基本元素,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基本元素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画的发展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当中,不管我们承认与否,西方都是绕不开的参照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认为两端深入的研究策略对中国画是有好处的,但是两端深入必须要以传统研究为基础,传统是我们的本。我们只有了解西方,才更深入地思考中西方两大体系之间的差别,更深一步地理解传统。也是在对西方的了解中,他逐渐认识到西方艺术虽然表现手法多样,但中国艺术当中的文人画体系是西方完全没有涉及过的。中国画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最大空间就在于西方人所没有涉足的领域,是东方人对于审美问题的理解,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他认为中国画体系的内在结构是笔墨,而笔墨是西方人最不能够进入的一个领域。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最大前景之所在。
面对“教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许多嘉宾认为应增设中国历史文化课程,同时重视梳理、研究中央美院自建院以来中国画教学的经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认为,中国画的传统是融会贯通的,并不是固定的。汉唐的浓墨重彩画或是元明清的文人画,无论多么辉煌也代表不了传统的全部。中国画要继续往前发展,就要有守望,有拓展,有接收,有融会贯通,这样我们的艺术才能更有生命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核心是文化产业,但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主体是文化人才,这就给中国画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机制,培养出更多的中国画画家,也是这次研讨会的主旨所在。与会专家不约而同认为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关键,嘉宾们均赞同中国画学院“学术第一”、“人才立校”的原则。 中央美院教授胡勃表示“没有名师,不成名校”,中央美院原副院长刘勃舒、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等提倡应当在社会上广泛网罗人才,同时注重学院培养。与会人员认为,优秀教师在具备研究与创作的高水平、高能力同时还必须会教学。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郭石夫就表示要做一个了解艺术教育规律的“明”师,杨力舟强调“需重视基础教学的名师,重视长于传承,善于教学的名师”。张晓凌、王迎春从创新性角度提醒师资培养中需警惕师生风格一致现象的出现。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胡勃进一步指出,针对本科基础教育,主要是解决共性规律,不是培养个性,但教师在教学里面又要牢牢把握住艺术教育个性化的特点,要善于发现、保护、启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唐勇力院长最后总结发言,他认为,当今的中国画艺术确实面临着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处境,而中国画学院的责任就是必须承担起中国画教育的重任,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发扬,严肃思考、全力投入教学工作,培养一大批在中国画界以及全球画坛上引领性的精英人才。他还强调中国画学院的优势是优秀的师资和勤奋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创研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才是学院发展的希望,才能确立中国画的形象与定位,建立起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准,并能够随着时代的演化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