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正值世界金融危机之时,所有人都在思考经济转型升级问题,浙江杭州市提出以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此背景下,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启动项目———凤凰·创意国际一期于2008年4月开园,成为当时全国最早的水泥厂改建LOFT创意园区的项目。
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由杭州市西湖区委、区政府,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共同打造,是杭州市首批命名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总规划面积为2351亩,包括凤凰·创意国际、凤凰大厦、象山艺术公社、外桐坞艺术村落、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七号楼、凤凰谷文创产业接产基地、综合配套区等7个项目。
当创意文化与工业遗产邂逅,废弃多年的双流水泥厂经过“凤凰涅槃”,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园区充分利用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环境优势和文化底蕴,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的人才优势,发扬“拼命干、不放弃、特别能、争一流、负责任”的西湖创业精神,在钱塘江畔开启了转型升级新篇章。
园区与高校紧密结合
据西湖区转塘街道办副主任郑顺祥介绍,之江文创园可开发的空间比较大,综合评分高,具备发展为国际化文化地标的潜质。而在诸多因素中,院校人才将成为园区发展文创产业的核心力量。
2010年,杭州之江文创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授牌。随着浙江音乐学院等文化城系列项目的落地,园区的院校资源将进一步释放。
据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杭州的十大文化创意园中,之江文创园的“产学研”发展条件是比较好的,而引导最新技术产业化则是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凭借高校人才资源的集聚优势,之江文创园尤其注重科技文化的结合发展。为了建设拎包即入驻的大学生科技创意中心,园区定期举办凤凰创享沙龙,并成立4个产业联盟。此外,园区正在建设的创意设计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将进一步扩大园区的发展空间。
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园区通过“创意领头雁”、“双创双培养”、“之江高端创意人才”等工程,多渠道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为产业集聚提供智力支撑。
据统计,园区初创型企业的文创青年1人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1人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评选,1人获杭州市 “十佳青年科技创新能手”,2人获西湖区第五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3人获西湖区“十佳创业之星”。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自2009年开始纳税,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2011年税收1083万元,今年1月~9月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2502.1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03.9万元。
瞄准国际化发展之路
据杭州之江文创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园之始之江就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具体体现在国际化的产业定位、国际化的活动交流、国际化的业务合作三方面。
据记者了解,园区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捷克、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企业建立了长期联系,通过制定特色的国际招商政策,与德国柏林艺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国际动画节峰会签订了永久落户协议。园区还先后举办了“痴迷欧洲”———欧洲十国创意设计联展、国际平面设计名人堂、“中国动漫新锐榜”颁奖等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
经过4年多发展,园区已有107家企业入驻办公,形成了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品、新媒体四大核心产业。不仅如此,通过举办杭台文创高峰论坛等专业活动,吸引大量台湾文创人士前来考察,目前园区内有蔡志忠的巧克力动漫公司、“综艺教父”王伟忠的风赋传媒、法蓝瓷等台资企业落户。
同时,园区还是一个国际化培训基地。凤凰设计工坊、都市版画公社、时光影视实训基地、家饰教育配饰设计师发展中心、漫画经纪人高端培训班、夏天岛漫画训练营等6个实训平台汇聚了国内外行业顶尖力量。
据介绍,有别于简单的廉价代工,园区企业产品还积极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新一代文创企业产品呈现出技术含量强、创造性强,合作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例如,时光坐标公司与加拿大最大的特效公司MODUS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合作的基础上,时光坐标还参与了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后期制作。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今后他们将举办更多的国际化交流活动,促进信息、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鼓励支持更多本土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