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浙江法制报
勺子、花瓶、海报、旧电视机……这些东西看起来又脏又旧,款式也早就过时了,然而,这批不起眼的物品却价值连城,7010件总价值5500万欧元。
它们是西方近现代设计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珍贵藏品,每一件物品的设计者都是西方近现代设计的先驱和奠基人。今日,这7010件藏品将远道而来,到杭州“安家落户”。
鉴于这批藏品的特殊性,作为进出境监督管理部门,杭州海关为迎接它们的到来,提供了细致的“一条龙”服务,为它们开启“绿色通道”。
7010件藏品如何通关?
去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为了提高学校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水平,计划从德国引进7010件藏品。这批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系列藏品以德国魏玛“包豪斯”为核心,体现了1850年以来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的发展和演变。
物品清单拿在手上,杭州海关现场业务处通关科科长杨应全连连摇头“:7000多样工艺品!怎么报啊?”清单上的物品五花八门,从胸针、玻璃杯、门把手到桌椅、壁灯、打印机,每一样的种类都不同,需要到相对应的部委一一办理监管许可证,还得通过文物局的审批。
“按常规思路,这些东西很难获得审核通过。因为里面甚至还包括我国禁止进口的物品,像旧机电产品,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洋垃圾’。”杨应全说。
怎样才能为7010件藏品来杭州落户开出一条快捷之路呢?杭州海关多次主动联系中国美院的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该批物品的来源和用途。通过深入探讨,杭州海关最终把它们归类为教学模具。
现场业务处处长曹定龙说“:不能单独看其中一件物品,它们是一个整体,放在一起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模具的定位,最大、最真实地反映了物品的本质属性,也为下一步的申报理清了思路,最大限度地保证物品顺利通关。
提前介入走全程
在没有进口经验的中国美院的工作人员看来,这批藏品的进口,不过就是从德国运到杭州这么简单的事而已。殊不知,这当中有着报关、查验、通关等一连串的规范化程序“。他们在国际物流方面是门外汉,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所以,我们比美院更着急。”
今年2月1日,中国美院的工作人员从德国打来电话说:货品差不多装完箱了,准备要运回来了,大伙儿还打算回家过年。曹定龙一听就急了,舱单都没有做呢,货品上不了飞机啊!于是,他耐心地逐一叮嘱各种必需的程序。
3个多月来,杭州海关提前介入,陪着中国美院的工作人员逐一走完各道程序,并提供了优先报关、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等“一条龙”配套服务,确保价值5500万欧元的宝贝安全、便捷通关。
3月9日上午,这批物品已经顺利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杭州海关专门和上海海关建立了热线联系,确保这批货物能顺利按计划转关。记者了解到,今天上午,7010件藏品将在海关的护航下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