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漆的呼吸

发布时间: 2011-03-15
漆的呼吸
——访我院漆艺专业唐明修老师


    漫步校园,青山绿水间,竟有一股由天然材料不断散发出的独特香气沁人心脾,闻“香”寻之,在那灯火通明的夜晚,在象山操场边陲之处,在一个狭长的工作室里,我们看见了唐明修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在作画。他们正用才情和汗水演绎着东方漆古老曼妙的神韵,让我们同他们一道静静聆听大漆深邃内敛的语言,感受大漆旷古久远的呼吸……


漆艺与美院的难解情缘


        八十年代初,在厦门的“天涯海角”,有两个年轻的身影逐岸写生;九十年代初,年轻人成了一位视觉敏感的老师,当它瞥见一座阁楼上堆放的由麻布瓦灰脱胎成的器物,顿感漆艺的回归;当年在鼓浪屿写生的年轻人有一位就是如今的许江院长,而另一个年轻人也就是后来那阁楼的主人,现在美院漆艺艺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唐明修老师……
        之后,唐明修老师一直在福建的北峰山上的漆园中,与漆相伴度过了15个春秋,直到许江院长邀请他来美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建立漆画专业,唐明修舍下他眷恋的漆园,怀揣着传承东方文化的理想来到欣然来到美院传播这个古老又年轻的绘画艺术。在唐明修来这里的七年里,事必恭亲,终于建立起了一个气氛浓郁的漆画工作室。
        来到这里的初衷,是因为他觉得我们如果中国本土的艺术在能中国美术学院的学院系统中重新得到传承,那将是一次宿命的回归。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们时间颇短的采访中,他几次提到:“古老的东方艺术如果能通过高等教育来传播,也许才能实现真正的薪火相传,才能唤醒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艺术的文化回归。这也是我们在中国美院建立本科学制漆艺专业意义所在。”
        那么到底什么是漆艺术?漆艺术有什么历史?它于中国艺术、中华民族历史的意义何在?我们就此问题请教了唐明修老师。
        唐明修老师告诉我们,漆艺的原材料,自古被称为“大漆”,它源于一种天然的漆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大漆的国家,拥有全世界80%的漆树林资源。 在采访漆艺专业的同学时,他们非常肯定地说“中国是漆的大国,漆文化的根也在中国。”
        听完这话,唐老师陷入了对历史的思索,“我们知道,在余杭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出第一只漆碗时,意在昭示天下:中国是漆的故乡;春秋战国至汉代,宏伟的漆器时代中华人的创造弥漫着虚玄斑斓、奇玮谲诡的精神气质;往后改朝换代的历史岁月中,漆器就和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同生同吸,它静谧地见证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之后它还由郑和下西洋漂洋过海,给世界带去中国漆艺的传奇……”
        漆艺,是饱含着东方魅力的艺术,在7000年的漫长道路上,它屡屡断层,却又屡屡被有心人拾起,它的传承载录着华夏的记忆,也是自强、内敛、古朴、宽厚的精神脊梁。
        而今,我们就在这里,在中国美院,在漆艺工作室再次唤醒东方漆艺术。
        2010年8月,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文化项目中就专门有一项关于东方漆艺术的传承,在邀请讲演对象时,他们对亚洲各国,包括日本、韩国和越南等漆文化发达的国家考察,最后他们选定了中国,选定了中国美术学院漆画工作室,选定了唐明修和他的学生。于是唐老师带着自己和学生的精彩的作品和工作室建构的资料来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了时长2个小时的演讲,在提问环节中,在座的许多学者和艺术家都表现出对东方艺术与东方材质浓厚的兴趣和向往,能将漆的文化在这样一个学术平台展示给世界,这将是一次文化之旅,它能让全人类都认识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可以将沉静和绚烂都做到极致的材质,尽然如此之美。演讲结束,国会图书馆永久收藏了唐老师个人的和学生们的艺术档案,并与唐老师签下“愿将此文化资料与人类共享”的协议。会后许多美国媒体争相报道,其中有一家媒体这样在标题中这样描述“漆—比历史更久远的艺术”。


为漆艺学科建设展望


        中国美术学院漆艺术专业于2006年创建起来,隶属于公共艺术学院,创建之后,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漆艺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共23人,他们是我院建校以来,以完整的学科体系、正统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大漆艺术的第一批本科生。现在漆艺专业共有专业教师4人,在校本科生46人,研究生9人。
        中国美院的漆艺专业的教学,以尊重大漆的物质性、功能性和文化属性的宗旨为前提下,以使用这一历史悠久的艺术媒材创造出富有为创造性、当代感的漆艺术品为理念,秉承着传承、发展、创新的教学、研究理念,着手漆艺创作实践、漆文化及理论的梳理、研究,渐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漆艺教学、研创体系。
        唐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提倡把漆当做生命一样去尊重去顺从,做漆的过程,是修行和享乐兼而得之的过程。这是一个漆者对于生活和艺术应有的修为,只有顺从自然尊重生命,这样才能用艺术去生活,才能用生活细水长流地去延展文化。我们而美院的漆艺专业最为弥足珍贵是始终坚持使用天然漆树采集的材料,顺从漆固有的特性,表达漆自然的语言,保障师生在完全健康生态的环境下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漆当代艺术。
        令唐明修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在经过五年的学科建设后,漆画这种高贵又神秘的专业慢慢被大众所理解和尊重。
        唐老师在采访中不断强调,这个专业发展到今天,最大的功劳在学生,当谈到对学生不顾一切在支持这个学科的建设时。唐不禁动容的说:“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学生,在刚设置专业之初,人家专业都有可比的对象,07级本科生是从一个完全没有东西的干净的桌子,在头脑完全是空白的情况下做漆画的,而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做老师,一切从零开始。在一年年一届届这些学生不断地努力中,08级看到了07级学生的成绩和他们的作品的魅力对社会的影响,在这个校园的边陲,总是能在灯火通明的时候在那间工作室看到我们的学生孜孜不倦的身影。我们这个新学科也许还很边缘,但是我们工作室的学生永远是这个学校里最早到工作室最晚离开的。我很感激也很感动这群可爱的孩子自强不息,朴实,努力的精神,现在09级工作室也建立起来,有完善条件的学习条件,相信他们会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学科建设之后五年的努力,学校注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也建成了全中国整个亚洲最好的实验室,成为国标和榜样,去年的全国漆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许多其他艺术院校的老师都肯定了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而在今后的五年漆艺专业准备和其他学院做横向的交流,中国漆艺术的教学体系如何构建,今后的中国漆艺术学院,需要哪一些文化和知识背景,就这样的合作构建一个框架,一是从技法技艺上做深入探索,二是在漆文化上做探讨和构建,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专业,致力于可持续性的学科建设。


为漆艺学子感动


        唐明修老师在采访中一直强调学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这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最大功臣就是07级的学生,中国美院漆艺专业所取得的荣誉都应该先给学生。
        唐明修老师介绍说,和07级的同学经过几年的相处,作为毕业班的他们,此时的心态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是有差异的。他们对漆的专业是非常热爱,甚至达到疯狂的地步。夜幕降临的时候,漆画工作室就是灯光最亮的地方,开玩笑的说,今天在学校最边陲习武用功画画,就是要学好功夫和本领将来 打回江山啊。
        说到他们刚学漆画的场景,唐明修老师回忆最初时他们的漆过敏反映时不禁感慨万千,“整个班90%同学都对大漆产生了过敏反应(此为长时间接触大漆所引起的皮肤反应,一周后即可痊愈并不再复发),但是没有一个同学说要改专业,因为我告诉他们,漆是有生命的、活的物质,我们不要用抗拒的心态去面对他,要去倾听它,与它对话。他们这种对老师的信任,让我怎么能够对学生不热爱呢。”
        唐老师回忆道“当时漆艺专业被很多人所不理解,漆画专业的学生要经受过敏,吃这么多苦,特别是当时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的情况下,漆画专业能发展到今天,首先要感谢学生,他们比我想象中的坚强很多,具有一种文化使命感,他们的执着的不妥协精神也改变了我对八零九零后的看法。他们是非常有朝气、有使命感,并且愿意担负时代重任的年轻人。”
        是的,面对其他同学的不理解,和自身对漆艺专业的种种疑惑,地处学校的边陲,他们顽强地学习画画。经过不懈的努力,在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07级本科学生共15件入选,其中1件获优秀奖,研究生共有6件入选,其中1件获优秀奖;同年在第十二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上,07级本科又有23件入选,教师、研究生共10件入选,其中1件铜奖,1件优秀。随后在2010年,“从河姆渡走来”第三届国际漆艺展中,07级本科23人及研究生4人共同完成的集体作品 《漆语》获得金奖,之后又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年美展、北京双年展等等大型展览。唐老师觉得美院的学科建设学生的努力占到70%,剩下的才是领导和老师。而自己也是他们的助手,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自己做漆画的经验,用自己是人生阅历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技能有勇气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真正用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艺术。
        “漆艺”,在材料学和美学相交接的范围之外更是扮演了人类学意义上文化传承的重任,现在全世界对东方文化的尊重,也更是人类对于自然生命和古老文化财富的尊重。唐老师深信已有七千年历史的中国漆文化,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的07级及以后的漆画学生身上重新翻开一页。我们也毫无疑问地深信并且孜孜不倦地期待着,唐明修老师以及各级漆艺学子会怀揣着久远的漆历史文脉,漆艺术文化走的更远、更好……他们在象山的边陲习画的身影同美院的漆艺学科一道将演变为甘之若饴的回忆刻在他、他们和我们的心间……

(学生记者   郭真)

 

 

断纹1  170x170cm 2001  唐明修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