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展在儿童节开幕了。今年,美院的艺术家们似乎打定主意要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不但把2500多个学生的4000多件作品组成“博览会”,把两个校区敞开大门对市民开放,还鼓足劲儿向大众宣传。杭州南山路上的美院公交车成为活广告,昨天的开幕式上,美院更是破天荒邀请了市民代表上台致辞。
上台致辞的市民代表,是杭州某工艺品公司的老板徐谦。昨天他带着7岁的女儿赶到象山校区,在上万名师生面前发表讲话。他说,这场毕业展就像给女儿的“儿童节礼物”。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几乎每年都要来美院的毕业展,对这里很熟悉。”徐谦告诉记者,“不过,可能大部分杭州市民还不知道自己家门口有这样的展览。其实在象山校区这么美丽的风景里欣赏艺术,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我就是带女儿来接受熏陶的。”
“非常羡慕现在的‘80’、‘90’后孩子能在那么好的环境里学习艺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就没这个机会。我家里的很多孩子,还有公司里的员工,都是从美院走出来的。也许我的女儿将来也会对艺术感兴趣。”徐谦说。
不少设计公司和来自义乌的企业会在毕业展上“取经”,吸取时尚创意。也许因为年年如此,如今美院学生的毕业作品越来越和生活贴近了,甚至直接和现实接轨。这让老百姓观赏这个“艺术节”时更多了一分共鸣。
美院设计学院院长王雪青指导的研究生团队,他们的毕业作品就是和某服装品牌签约的真实商业项目:某服装新品牌策划。从标志到整体视觉形象设计,延伸到与服饰相关的产品、时尚家居的开发,这几个毕业生展位上的围巾、枕头,也许明天就会出现在这个服装品牌的店面里。
工业设计系的马川和其团队,设计的产品很可能会被婚庆公司看中,因为他们的产品能让使用者更好地“保持亲密关系”。一个30厘米长的筷子架,使得用餐的男女恋人的距离定格在30厘米以内;做成玫瑰花状的酒杯,在干杯的时候就像在向对方献花;一对情侣碗,在口沿上做了凹凸的形状,可以把两个碗拼起来,分享美食;陶瓷灯具做成了有缺口的形状,再用红线缠绕其上,这是让情侣反思爱情中的裂痕与羁绊。
学生们不仅要设计毕业作品,还要想方设法用拉风的方式展示它们。为此,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练就多面手的功力,拍摄宣传海报、做平面设计、在展区里做装置艺术,甚至是策划整台服装秀……每个系的学生都在“跨媒体”工作着。
“一场毕业展下来,我们都全面‘升级’了,什么都得会。”马川告诉记者,“毕业作品全都要考虑真实的生产流程,做出来的产品要能直接投入批量流水线。策划布展和宣传也需要我们拥有全方位的能力,我们自己做的宣传海报都在微博上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