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将赤子的塑造献给鲁迅的面容”

发布时间: 2011-08-22

 赵延年1961年的木刻作品《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已成为塑造鲁迅形象的经典之作。

  1931年8月17日,鲁迅在上海北四川路的一幢三层楼房里开启了为期6天的“木刻讲习会”,将珂勒惠支等欧洲艺术家的木刻介绍到中国,一场全国规模的新兴木刻运动也自此拉开了序幕。今年是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9月25日也是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今天,“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在浙江美术馆正式开幕。

  届时,展厅里将呈现数百张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塑造的鲁迅面容,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是对鲁迅先生最直接的纪念。该展览将从今天持续到9月25日。据悉,“佐喜真美术馆藏凯绥·珂勒惠支原作展”也将在浙江美术馆同时举行。

  展出老一辈艺术家创作

  的“斗士”形象

  “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由浙江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广东美术馆及宁波华茂美术馆协办。来自各大美术馆的350余件展品中,国家1级文物就达52件。

  “这尊高悬于20世纪中国文化天空之上的面容,天然地具有被鲁迅本人所积极倡导的新兴木刻刀削斧劈一般的刻画勾勒效果。”提及鲁迅的面容,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撰文表示,“多少艺术青年,充满崇敬的心情,将赤子的塑造,献给这张面容。”鲁迅的形象是一代代艺术青年创作的主题,也成了中国历史的一枚文化图腾。赵延年1961年的木刻作品《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已成为经典,这个暑假,87岁高龄的他又走进中国美院的课堂,在“中国美术学院黑白木刻讲习班”和学子们一遍遍重温这张让人怀念的面容。中国美院版画系的学子们用整个暑假的时间,刻画了300张各自心目中的鲁迅肖像,届时,这300张群像中的260张将组合为一件作品陈列在“鲁迅的面容”展厅内。据悉,除了赵延年的作品和这260张群像,陈逸飞、吴作人、力群、伍必端等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的经典“斗士”形象,众多当代艺术家对鲁迅面容的各种重新解读,将会以木刻、油画、水墨、素描、漫画等不同呈现形式布满整整3个展厅。

  除了单纯展现鲁迅肖像的“鲁迅的面容”,展览还有“直观鲁迅”、“从普罗到波普”两个板块,分别展出鲁迅收藏的中西艺术藏品和中国现当代版画八十年的经典作品。

  珂勒惠支展同期开幕

  据悉,来自琉球的“佐喜真美术馆藏凯绥·珂勒惠支原作展”也于今天开幕。佐喜真美术馆收藏的近60件珂勒惠支版画原作将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凯绥·珂勒惠支,这位天才而苦难的德国女版画家因为鲁迅的推介在上世纪30年代为中国艺术家所知。在1931年9月20日出版的《北斗》创刊号上,鲁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柔石等特意选刊了珂勒惠支木刻组画《战争》中的第一幅《牺牲》,这也是她第一幅被介绍到中国的版画。此后,鲁迅热心搜集珂勒惠支的原拓版画,并将其陆续发表在刊物上。

  此次展览还将展出一组艺术家各个时期的自画像,届时,观众也将有机会通过对她的凝视更深入认识这位鲁迅曾经推崇备至的艺术家。

  据悉,在“鲁迅的面容”和“佐喜真美术馆藏凯绥·珂勒惠支原作展”开幕之后。9月7日,浙江美术馆还将举办第十九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今年或许是对这项两年一届的传统展事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届时数千件原创版画作品中层层选拔出的280件入围作品将在鲁迅的“凝视”下在美术馆一层展出。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