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包豪斯临时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实行预约制度后首次接受公众参观。包豪斯是现代设计与艺术经典、也是整个现代运动的意识形态的象征,正如佩夫斯纳所言“包豪斯是欧洲发挥创造才能的最高中心,他以令人敬佩的集体精神为整个时代共同工作,是一个新型的艺术阵营,代表一种完美的形式。”正是怀着对包豪斯这种完美形式的朝圣之心,观众们带着的热切的渴望,于9点30分准时出现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6号楼,参观“以包豪斯为中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展”。
本次参观观众通过微薄和邮件的形式进行了预约,预约不但保证了参观时间的充分,也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参观环境。此次共预约了300多人,参观人员包括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从事艺术行业的艺术家、学生等等,有几位观众甚至从内蒙古远道而来。他们都按时、有序的进行了参观,觉得收获颇丰。其中最重要的参观学者团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学术研讨会——“艺术与学术:恩斯特•贡布里希的知识世界”的学者们,贡布里希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史的精神至高点,是无数专家、学子在艺术史学习中不能绕开的重要思想家,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如伦敦大学瓦尔堡学院院长查尔斯•霍普和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艺术史教授约翰•奥奈斯等都对包豪斯临时展厅的藏品展陈赞不绝口,他们非常高兴看到这些在欧洲也所见不多的藏品,并认为这些藏品能够在中国如此完整的收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约翰•奥奈斯所在的大学也有类似的收藏,但是他们更偏重家具如椅子的收藏,而中国美术学院所收藏的器具、台灯则更为全面,他希望通过中英收藏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让包豪斯的收藏系统更加完善,并由此带动全新的关于设计与艺术的国际研究项目的开展。同时观众和学者们也认为包豪斯临时藏品展厅设计也相当精致且具有学术观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