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质物素心”施慧艺术展开幕

发布时间: 2013-09-24

 

  2013年9月20日下午5点,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施慧的大型个展“质物素心——施慧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浙江省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杨建新、浙江省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杭州市人大副主任陈振濂、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贝阿塔、美国著名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韩国女雕塑家协会会长申银淑、英国哥德斯密学院教授首届杭州纤维艺术展三年展联合策展人詹尼斯、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高克明、原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高而颐、文化部艺术司美术处处长安远远、浙江省美术馆馆长马锋辉、浙江省美协副主席骆献跃、上海当代美术馆副馆长李旭,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钱晓芳、许江、宋建明、傅肃琴、胡钟华、王赞、孟云生、孙旭东、刘正、姜玉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郑胜天、董小明、孙振华、吴家骅、殷双喜、卢杰、李向阳、望建伟、黄专、张晴、耿桂英、俞可、皮力、梁绍基、林天苗等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主持,范迪安、宋建明、詹尼斯分别致辞,施慧致答谢词。

  范迪安认为展览展现了施慧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在展览中充分体现了施慧对于艺术中的中国文化内涵理解,她从中国的材料出发,探索和坚守自己的艺术语言,为艺术而艺术,展示着女艺术家的情怀和对自然、生命的大爱,具有单纯、纯粹的隽永诗意。

  宋建明从品学、艺理、古今、中外四个维度解读了施慧的艺术,她作为一个学者型的艺术家,融生活体验和探索体验于一体,像匠人一样劳作,想女红一样织造,她的作品吸取着中国5000年文明的光华,无论是品质、品味、品相、品格都具有超脱和超然的境界,成为国美之路上的奇丽风景。

  在答谢中,施慧诚挚感谢了从历史的传承、艺术的思考和精神的力量上影响了她生命的三个人:祖父、导师和丈夫,以及三个人物背后的中国美术学院,她为自己成长于中国美术学院而自豪,并将始终如一,以质朴的技术、繁复的劳作、潜心的意念、平和的心态,继续创作之路。

  展览在美术馆大厅施慧2013年最新创作《归一》的作品中开幕,观众立在净空中垂下的100多根粗细不一、编结方式各异的“绳林”中,感受着艺术的力量。《归一》来源于艺术家“一根绳索”的意象,高士明将《归一》和石涛所道说的“一画”相类比,将这些绳索看作是纤维艺术中最具本质性和建构性的东西,认为那是施慧艺术生涯中“遁去的一”。范迪安认为从“心灵经验”到“文化经验”,从“自然环境”到“文化空间”,施慧的艺术越来越显示出与各种展示地点也即文化现场的对话关系,此次的《归一》便是这样一件根据场地而创作的作品。

  本次展览是对施慧创作之初至今的艺术之路的一个总结,展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抽思结网”,展出施慧2000年以前的主要作品《结》和《扇》。抽丝结网,是施慧创作的出发点和最基本语言,正如她自己所说:“在网状的结构中探索神秘的空间对我是一种诱惑。像蚕作茧、像蜘蛛织网一样,我以最单纯的编织技术为起点,在不断演绎的过程中,创造现代意义上的新的构架。”著名艺评家殷双喜写道:“施慧的艺术是以编织为基本形态的。她的作品有自然的属性,在编织过程中,自然物质获得了生长的动力,在无序的生长中获得偶然的构型。”

  第二部分为“炼石怀景”,展出作品《老墙》和《游影浮墙》。2000年开始,“石”成为施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母题,这些“墙”的原型是由吴山上的旧宅院老墙,带有老杭州的印记。老墙沉稳而沧桑,浮墙通体透着朦胧的暖光,温润而宁静。著名史论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意强将施慧称为“炼金术士”,认为在她的创作中最为别出心裁的便是“凝纸为石”,“她用纸浆构造出了传统太湖石才具有的丰富的肌理组织,通透的形体结构变化多端,时而符合中国古代文人赏石的精致趣味,时而会显得粗粝,时而又怪异,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像镜子一样隐喻着各种矛盾和融合。”

  第三部分为“飘悬凝风”,展出《飘》和《凝风》两件充满诗意的作品。让不可见者可见,是施慧在“石”系列基础上更进一步体察天地的运行之作,正如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高士明所写:“她试图用雕塑性的实在形体,去呈现风的形态以及空间中的律动,她从虚空中凝结出一种构造,扑捉住风的运动与痕迹,大自然最轻柔的呼吸,从而据有了它的身体。”许江认为,“这些悬起之物,由于纯白,孕着一种轻、一种纯一,横向的仿佛在飘,纵向的仿佛在升,直若一片飘悬的天地,或若一种人与天地间的介物,诱引着观者的天地之思。”

  第四部分为“质物素心”,展出施慧2009年后创作的《本草纲目》一、二系列。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以书本和册页两种形式将纸页、植物、药材融合在一起,并再一次“白化”,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认为:“《本草纲目》中的纸的材料和现成物的融会浑然一体,那化石般的呈现给予观者是一种知识考古学式的哲思。”

  此前,展览得到了大众媒体和学术圈的普遍关注,9月18日上午,召开了施慧艺术展媒体预展,9月20日下午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就施慧的艺术之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展览是2013首届杭州国际纤维艺术展的平行展,也是美院85周年校庆展的后续展,展览为期15天,将于10月初结束。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