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许江:向湖深之处敬礼——致美院的诗友先辈们

发布时间: 2013-12-26

这是一本特殊的诗集。

这是一群先辈艺术家的诗集。

(一)

二十世纪的天幕,

飘悬无数晃动的身影,激棱而孤独。

他们从荆莽的大地上来,

从清纯和质朴中起步,

聚集在山水掩映的西湖,

聚集在那个著名而孤独的山麓。

苏白二公祠门楼下,

长衫和洋装相伴出入;

那弯弯的曲径山道,

洒落第一串中国美育的晨露。

湖山孕养浪漫心怀,

岁月锤炼敢为天下先的抱负,

冷泉冷雨塑造火烫的人生,孤山孤月照耀民族的胎骨。

这是一个理想者的艺术族群呵!

艺术院是他们的躯干,

阿波罗似炯炯的双目,

艺术运动社、一八艺社如张的肺腑。

从欧巴罗借取解放的篝火,

上照胆台燃点薪传的松木,

用画架砥砺思想,

用思想复兴东方艺术。

老樟树头亢奋的铜钟,

发出“为艺术战”的疾呼;

沅陵水旁不断的秋水,

像匕首,潜越南中国赤红的疆土。

 

这是一个血热的艺术族群呵!

教授与学生共舞,师长伴同学跋涉征途。

他们用血一般的颜料和血一般的热望。

浇铸民族不屈的胸脯;

又用那血化为火,穿刺昏沉郁闷的雾都。

终于,“火把”①从湖畔上亮起,

烈焰随青春脚步,

燃遍解放的国度。

 

这是一个浪漫的艺术族群呵!

在一个银元的房址上

聚沙成塔,汇流成河。

携三面云山雾岭,

塑一艘新艺术的东方巨舸,

穿过先贤造就的堤岛,

迎受时代的巨澜洪波。

那幽闭的杨柳荫中,

放几声刺耳的断喝;

凭着湖山浪漫的胎记,

领认世族精神的胸壑

练就孤鹜对落霞的胆识,

总爱在烟波里踏浪狂歌。

 

(二)

现在,正是这样一个艺术族群呵!

将画笔和塑刀、将颜料和泥胚细碾,

拌和热、拌和血、

拌和隽智与灼见,

化作字、作从词、

化作字词相连,心血相通的诗篇;

吐在族群迁徙和图强的碑铭上,

吐在湖岸如缕如丝如幻的烟雨间,

吐在了、吐在了,

我们手上这份灼热的试卷。

 

这试卷受着中国山水的浸染,

尺幅中飘漾江南和川北的云烟。

如一叶扁舟从苇岸出发,

西去昆明翠湖,

南下雁荡崖岩。

俯拾春绿秋红的浪漫,

引领峰峦云脉的庄严,

感怀山重水复的枢机,

接受老叟稚童的指点。

于自然万象的体察中,

体察天人合一的牵连;

在游僧野寺的遭遇中,

遭遇亘古常新的无限。

 

这试卷有着中国传统的血脉,

书脊上缀满民族精神的针眼。

往谒古圣贤的铭教,

心怡名诗名篇的气韵,

评古道今,

策马夏商周秦汉唐宋明的千年;

追根溯流,

把握天地山川人物情理的心源。

这里有画卷之外的画面,

这里有气韵之中的神韵。

 

这试卷不满中国学人的胎痕,

通体鸣响时代和激越的情弦。

那青年的热血,

融入激扬山河的望眼;

那从艺的良知,

化作忧国忧民的悲怨。

“恐夜间无月”,②

寄遇中秋家园的远念;

为“黎明穿上白衣”③

裸呈坚韧而铿锵的肌腱。

 

无论新诗还是旧体,

如喷涌思与情的泉眼;

无论气息还是韵格,

似狂歌激蹈的烈焰。

诗人与画家在这里凝集,

泉水与焰火在这里熔炼,

将族群火烫的品格代代传绵。

 

(三)

这是一本特殊的诗集。

有孤高的心怀,

有青春的芦笛,④

吟唱一个不老族群的谱系。

在七十五年后的某个清晨,

有人从湖的那边抛来

抛来声声悠远的歌唳,

和着湖光流淌,

长伴星月迤逦。

这歌有如族群神圣的长呖,

呼唤那未来的学子,

呼唤那族群的嫡系。

我们可有血的热量和胆气?

去承接那绵长的呼吸,向着湖深之处,

致以隽重而庄严的敬礼!

 

 

① ③④“火把”、“当黎明穿上白衣”、“芦笛”均为艾青著名诗题。

② 潘天寿诗作“戊寅中秋避乱辰州,清晨细雨恐夜间无月作此解之”。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