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烈日炎炎,蝉鸣不止。设计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福州小分队的热情可不输台风“麦德姆”。此次实践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协助“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传播元素组委会”进行作品评选工作。小分队成员从全国各地赶来,由湖南、广东、江西和福州等8位同学组成。在设计学院辅导员吴丹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兴致高昂的奔赴实践工作的主场,期待而又紧张,在进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和福州艺术职业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开始工作。
7月24日上午,以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老师为顾问的终审评审团到达评选现场,经过简单隆重的评选工作启动仪式后,组委会将作品统计与整理分类的工作任务分配了给大家。在视觉传达设计系吴炜晨老师和吴丹老师的指导下,在整理分类作品的过程中,大家都感受到在校期间的一些评审会务工作经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评审们在讨论检阅参赛作品的时候,同学们在一旁仔细聆听,审视着自己的标准和大师们的评价,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和优秀的参赛作品之间的差距。在这一过程中也学习到了许多。例如在团队协作与工作方式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或改善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将要表达的主旨。
整个评选工作,大家发扬了持续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为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传播元素的评审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此次实践,由于经费不足,通过老师的联系,我们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福州闽侯一所艺术类教学的学校进行墙面彩绘的设计创作,也为此解决了此次在福州的大部分费用。在墙绘期间,不断有路人驻足观看,甚至有上前询价者,向他们说明来由后也得到肯定,我们讶异之余觉得有这种小插曲也还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在实践活动的尾声,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福州市的“三坊七巷”进行实践活动的最后一项——文化考察工作。“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
在此暑期实践期间整个过程中,活动安排有秩序也富有激情,同学们都干劲十足。所得到得不仅仅是一种经验与方法,更多的是思考。对我们提高眼界、增加知识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能在在校期间有更多参与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机会,这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