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师道| 一树梨花压海棠——访宋贤珍与汪诚一老师

发布时间: 2020-10-31

我们的采访始于两本画册。画册上的第一件作品分别是《信》和《她们在成长》。前者是汪诚一老师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时的毕业创作,承载着他在北大荒的生活记忆与情感体验,自2003年起编入全国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后者是宋贤珍老师的处女作,在1964年第三届全国美展上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与艺结缘

汪、宋二位老师皆毕业于美院,是在苏派绘画的教育氛围里成长起来的油画家。那时,中国画家对欧洲油画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留学生回国教学与印刷品,极少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品原作。因而老师们非常珍惜看展的机会,每逢好展览都不愿错过。近四个月来,我就曾在美术馆偶然碰到老师们两次。

汪老师于194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当时学校仅设绘画系,学生们不分绘画类别,什么都学。在五年的学习里,汪老师只有一年的时间在学习油画。看似无理,却也合适:一个人若是绘画基础好,学什么都容易上手。后汪老师被学校推荐考进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接受苏俄油画教学体系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生动完整的画法受到美术界的一致好评。到宋老师1953年考学时,学校已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设有国油版雕和工艺系,前者是绘画专业,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后者是设计专业,内又分服装、陶瓷等等。学生们入学后第一年接受的是共同的基础课程,第二年则进入具体专业继续学习。如今学校仍然设置有一年级的基础部,不过和当年不同的是,选择专业时我们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在宋老师求学的年代,首先是老师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动员学生,再考虑本人的意愿,来选择哪种专业更合适。

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经历,宋老师认为那时学生求进步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教学过于模式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很多灵感、思路在模式中可能都受到限制,难以表达出自己真正的能量;另一方面大家能接触到的知识太少,且主要的知识来源对象——老师,也不一定都有着高超的艺术水平。大家难以开阔视野,或是有效地进行交流学习。而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大家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类信息,尤其对于学美术的人来说,看艺术原作、听名家讲座的机会非常多,且画册的印刷质量也越来越上乘,因此出现了很多有想法的、优秀的青年艺术家。

艺术创作——生命痕迹的真实表露

什么样的作品称得上是一件好作品?如何才能创作出一件好作品?在拜访宋老师、汪老师时,恰逢我刚从苏州下乡返校。宋老师好奇地问起我的下乡经历。我是史论专业的学生,下乡无非是在古迹、美术馆、博物馆之间打转,考美院前专业老师教导的“随时带着笔和小本子在身上,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就画上几笔”的习惯也早已被抛之脑后。宋老师也有这种习惯:随身带笔和本子,闲时就勾两笔画个形。老师殷切叮嘱我们:做理论的人同样需要实践,正如学院里的曹意强老师是版画专业出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其理论研究提供着扎实根基。掌握了实践技能后,理论生才有资格写评论文章,这是一种重要的艺术修养。

汪诚一 信 布面油画 143×228cm 1957年

宋贤珍 她们在成长 布面油画

100×160cm 中国美术馆藏

多年来,汪、宋二位老师共同走过甘南、齐齐哈尔、呼伦贝尔草原等地,收集素材、授课、写生。他们遇见的人主要是农民,无论何处的农民,一律都带着头巾、穿着草鞋,服装前面还有个围兜。这是我们不曾遇见的装扮,是独属于上个世纪的风景。学院中的勤奋练习奠定了老师们作画的扎实基础,而学成后的艺术创作,则需要画家从生活去体会。宋老师画中的景物,都是她亲身体验过的:到草原上和当地居民一起生活,住在帐篷里;养蚕时采摘新鲜桑叶、夜里专门起来去喂蚕……她笔下的江南妇女、戎装军人、藏族牧民,都显现出活力与真实。而汪老师那幅著名的《信》,也是他在北大荒两个多月,和青年志愿垦荒队同吃同住后才创作出来的。我想起贡布里希曾说:There really is no such a thing as Art.There are only artists. 丰富的生活经验滋润着画家们的创作源泉,而画家作为艺术的创作主体,用手中画笔描绘世间万物。

忘情于画

从老师们第一次踏进美院算起,已过去了大半个世纪。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宋老师不禁感慨:画着画着,忽以白头。采访时我正值本科二年级,宋老师关切问到我平时专业里都学些什么、写些什么,是否想过自己的人生道路。惭愧的是,我却一片茫然。老师转而谈起自己对艺术创作的心得:有时并不是说人越有经验,创作的东西就越好。近年来在整理汪老师的画作时,宋老师明显感觉到他不同阶段作品之间的差异,然而宋老师心中最好的作品,却是完成于汪老师二十多岁、刚刚毕业时。有些好东西并不需要岁月如此沉淀,黑发须知勤学早,年轻时打下的基础对一生的艺术创作都有着深刻影响。

老师叙述中的有些经历对于我们来说确实过于遥远。在采访开始时,宋老师就说:“讲历史总是扯远了”。说远,倒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若说不远,我们却也很难体会到老师们当年的感受。然而,历史是非讲不可的。和老一辈艺术家的亲切交流,能收获比书本、艺术品更丰富的启发。最好的教学方式,大抵也就是言传身教了。采访时大致参观过两位老师的工作室,满满当当的全是作品;光线明亮处,摆有画架,放置着老师们未完成的作品。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追求一件事,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坚守初心。

有缘拜读龚云表先生的《蕙风如诗盈江南——宋贤珍油画艺术简论》一文,先生称宋老师如今好似“一树梨花压海棠”,心头每一年都仍是“又是一年春草绿”。我冒昧将其移用至本文标题,很能表达心中对汪、宋两位老师的敬意:艺术无关乎其他,只要不断追求,艺术之路就永无止境。

采访小记//

这次采访是我们与宋贤珍老师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到宋老师,是在之前老师们的一次小聚会上,宋老师戴着眼镜,握着一杯咖啡浅笑着参与对话。隔着大半张桌子,老师身上的优雅与从容吸引着我。而这一次有幸同时采访到宋贤珍和汪诚一老师,并得到老师慷慨赠予的两本画册。

汪、宋二位老师皆毕业于我校油画专业,后结为夫妻,在艺术与生活上相互扶持,已携手共度六十余年的时光。采访时,老师们回忆起当年求学的不易,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他们那个年代美院学子的学习与生活,并关切地询问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对于专业学习的困惑与看法,悉心叮嘱我们要珍惜时光。两位老师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教书育人”,他们对晚辈的教导与爱护也是采访之外,我们最宝贵的收获。


相关链接//

宋贤珍,1934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画院专职画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3年由上海育才学校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进油画系学习。宋老师曾多次参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2年于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宋贤珍汪诚一油画艺术展;2014年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办“蓦然回首——宋贤珍油画艺术展”,同年发行《蓦然回首——宋贤珍油画集》。代表作品有《她们在成长》、《东方欲晓》、《蚕宝宝》、《天快亮了》等。

汪诚一,1930年4月生于安徽省歙县江村环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此后长期执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汪老师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且从2008年起,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洗练如生——汪诚一油画艺术展”,并出版有油画集。代表作有《信》、《春风又绿》、《水巷》等。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