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团委

送你一个王子的访谈

发布时间: 2014-12-26
 

头条记者:许溪 

头条编辑:小竹 

 

头条故事:院社团联合会主席 王子秋旻 

 

与王子的采访颇为曲折,并不是他大牌难约而是我想这该是我大学采访活动中跨时最长的一次,准确的说是不同地点的两次对话。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刚采访完时便激动的在朋友圈里打了一段文字,自己虽然平时喜欢发朋友圈但是这样公开难掩自己采访感觉的实属第一次,记得当时是这样写的: 

与王子的聊天我有两点感触:其一是虽然俩小时但其实我意犹未尽;其二是深深后悔为啥身边有这么个优秀的人直到今天才近距离的了解…有时候我们要慢下来去发现身边的人,不要走得太快太急而把自己给封锁自大起来,身边总有另一座需要你仰望学习的高峰。 

成绩有时会开玩笑,但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采访王子,更像是重新温习自己的求学经历,只是对于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王子回忆起自己小学时说由于知识基础打得并不是很好,所以哪怕进了杭州最好的育才中学却也不是那么高兴。也许那时的我们都想尽可能多的去争取那一朵朵小红花和五角星吧。后来在家人的建议下,开始学习美术,也是为了圆父亲的一个梦。但那时的自己更像是个赶场的,只学了10天的素描就去参加了杭州七中的美术考试,“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个时间,是2008年5月24日,当时的题目是画几何体,四个几何体的组合,最后考了57分。但由于是专业课与文化课的综合分相加排名,凭着只比录取分数高一道选择题分值的我最终还是幸运得进了杭七中,运气的确不错。”在王子的回忆中,最多的是具体到某一天的数字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运气好”、“心态不错”。对于数字他是敏感的,因为每组数字后面都藏着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在进入高中之后,自己依旧是个底子弱的学生,“但好在自己很努力,终于挤进了班里前五。”在参加浙江省美术联考的时候,自己发挥的又不是很理想:浙江省1005名。当时考美院的时候,很戏剧性的是考设计专业的时候也是1005名,一共报了三个方向,图媒没进、张江校区350名,“所以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考美院基本没戏了,自己比较遗憾,因为以当时的水平肯定不会是这样得排名结果。”王子说:因为如果进美院按照自己现在的成绩,至少要超过600人,所以当时也是很纠结。但事情往往是相对的,“由于自己英语比较好而那一年的高考英语题又很难,所以一下子跟其他人拉开了好多,就这样又再一次幸运的进了美院。而高考也是高中三年班级综合排名最好的一次,也算是在绝望中找到了一点希望吧。” 

拿着打着擦边球的成绩单如愿进了美院,但在专业课上还是跟别人差距很大。对于大学生活,对于每一个新生都是新鲜的,像当时很多人一样,去报名了学生会、社团。但由于时间错过了也就与学生会失之交臂,转而误打误撞的进了社团联合会。王子说“我当时进的是网络新闻部(前宣传部),其他也不懂,就是参加活动给大家拍拍照,其他事情也没想太多,就是勤勤恳恳的做。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必不可少的事情,但在这几年里,始终把态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至于能再社联做到今天这样,也许是老师和同学们看着我比较靠谱,做事情踏实,后来才选自己的吧。因为能不能把态度放在第一位,自然而然就拉开了差距。” 

 

在听王子讲他的成长经历时,似乎有很多字眼我们会很熟悉。命运给了他很多灰头丧气,成绩也时常跟他开玩笑,每一次新的开始都给他一个最低值,机会也都打扮成了挑战悄悄地出现在了他面前,但他给我们呈现却是绝地反击的飞跃。时间不会撒谎,努力不会过期,还好,我们庆幸看到了“天道酬勤”长什么模样。 

正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所以我们才能做出最不普通的事情 

在自己成为校社团联合会主席之后,王子说最初感觉对自己很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去管理工作,怎样传达协调,又怎样去完成上级对下级的任务等等好多新问题出现在自己面前。但他还是坚持老方法:万事不要急。在王子当社团联主席的这两年里,作为我个人,是真切的感受到了他的“王氏风格”。从他开始,我们有了社团联内部邮件;从他开始,我们社团联合会的迎新视频变的高大上;从他开始,干事们遇到的技术问题再也不是问题…… 

相对于喊口号,王子更喜欢身体力行。他认为,学业第一,那是前几年的事情;但是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否则没有给自己定位的大学会变得很可怕。所以他自己也时常在思考自己比别人强在哪里,“所谓的优势就是你要继续加强精进的地方。”“正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我们才能做出最不普通的事情。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所以当我们有了一个普通的想法之后,就不能做跟其他人一样的事情,因为离自己的想法离别人也近。通常我们想方案第一步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地方,第二步是想办法去美化它,但很少有人去思考第三步,就是怎样做出自己的特色,而更关键的就是这一步。”“我们所处的是个缺少个性的时代,大家都太相同,我们要努力去让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突显出来。” 

王子说以前上台讲话会很害怕,但现在已经好很多了。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会先分析事情的轻重缓急,急的重要的事情先做,拖延症在他身上从未发生过。平时自己坚持绝不迟到,哪怕是每周给社联开会,每次去班级上课。这一点在美院真的很可贵,对此王子说态度很重要,因为“这是我的态度,我不喜欢迟到的感觉”。 

在社团工作上,王子常对自己的部员们说:一上大学大家要应该想清楚哪些软件技能是自己必学的;在学习和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自己又打算如何解决……对此,王子已经用他的行动给我们提供了蓝本,他说人不可能指望别人在任何时候来帮自己,所以必须“找到自己的特征”,拥有别人没有的优势。自己,永远才是最靠谱的那个人。在社团联合会宣传部的一年里,因为涉及做视频、拍照等,于是自己平时就会抽各种时间去自学视频剪辑软件;由于平时很注重积累素材,在给母校杭七中拍摄短片时,揉进了许多点滴小事,大家看后都很感慨,感觉这就是自己曾经的生活。而自己也在这里面找到了自信和兴趣,觉得这是个可以提升的点,加之受父亲影响,对科技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连学生会举办的小小课堂也邀请他去给干事们授课,以致在社团联有这么一个外号流行“万能的王子”。 

王子说20-30岁我们需要做的是投资自己的大脑。“每个人的成功之前都会遇到很多“机会”,但“机会”二字在遇到成功者之前不叫“机会”,而是拥有充足准备的人把这两个字定义为了“机会”。他希望自己能一直做个有突破的人。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原因,需要展示自己、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在今年2月份开始考虑要建立个自己的网站。虽然自己一直觉得这很难,但还是坚持下来了。百度是第一工具,什么时候都自己百度,没有老师没有建议只有不断的钻研与尝试。建网站需要先购买域名,购买网络空间,购买云服务器,还要安装网页,将自己得内容放入到网页当中,经历过很多很多过程,整个过程因为是第一次经历,实在觉得靠自己一个人是那么得力不从心。几经尝试,王子选用了wordpress进行网页的编辑,通过阿里云购买了域名和服务器,一个月的时间从有想法变到网站最终上线,王子觉得想做一件事如果不马上去做,那这个想法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了。再想想身边的同学,又要多少想法在不断地拖延中慢慢消逝了。 

对于自己喜欢了十年的爱好——篮球而言,每次参加篮球赛虽然一直很想拿冠军但一直没拿到,这次大四参加设计学院的篮球比赛能跟队友们一起参加院里的最后一次篮球赛并最终拿到了冠军也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从小到大篮球是一直陪伴我得东西,拿冠军这不能说是什么梦想,而是一份热爱的坚持。 

 

百姓日用皆道,小更是一种伟大的关怀 

许江院长在其《设计寓言》里谈到,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不断拓展的社会生活的本身,正是对设计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今天我们讲产品包装设计,指的不仅是产品外形和包装的造型设计,还要包括产品的广告、市场、营销等社会学意义上的包装设计;我们讲的规划设计,指的不仅是功能区域的划分,道路管网的设计,而是在对区域人群、文脉、历史、社会的综合理解之上,以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深切的人文关怀、提出具有针对性又富有创意的开发理念和一系列可能深化和实现的措施。 

我有幸借采访的机会欣赏到王子的一些作品,其中曾入围海峡两岸文化创意大赛的《丝瓜络灯具》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他利用丝瓜络特有的有机质感、生态机构和色调与温润的木头相搭配,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独特淳朴感。机亦能有型,使其成为有机家居开发的绝佳案例。因为灯本身对人来说就是感性的。丝瓜络良好的透光性也给它的塑造创造了天生的优势。规则的肌理与对称络经背后,是丝瓜络传统再生的体现。使其在家中除了其原本的擦洗具之外有了更广发的运用与再设计。对此他阐述到“多一份用途,就是多一份友善”。听到这句话时,让我不禁想起杭间先生在其《设计的善意》里的一段文字:善意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角度,一种态度,一种立场。设计在未来可能越来越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种综合了的生活。 

王子说他的设计从大一对材料的研究再到大四的倾向于服务生活,里面更多的是包含了他对设计的不断认识。他希望能尽可能少的使用材料,并为人们的生活所使用。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方案。谈及此,记得自己曾在朋友圈发问:什么样的创可贴可以是一直贴还能不过敏的……原本只是一句一时怨气因为自己贴创可贴会过敏,但王子却在我的留言里说我这句话让他一瞬间想到了一个红点比赛的方案,他说现在的创可贴其实都有这个问题,因为盖着伤口,所以我们不清楚里面伤口的情况,也不清楚多久该换一换。这样就会导致长时间忘记不去换而产生过敏,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需要研究下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通过某种化学方法(创可贴外部变色等)提醒人们更换…… 

出于朋友、他是关心朋友的;出于职业、他是敏感的。这种事情事无巨细,在他入围2014红点设计大奖Adjustable Light也同样体现了这点。也许真像古语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心溯手追,熟后自臻化境,不羁不离之中,别有一种风姿。百姓日用皆道,小更是一种伟大的关怀。诺曼说过: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它不该令人困惑。好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驯服复杂,不是让事物变的简单,而是去管理复杂。好的设计师必须学会“管理”复杂,管理本身应成为当代设计的组成部分。好的设计是一个适合的设计,创造不是设计的最高标准。设计肯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原理,一个是成本计算。设计师要做的就是从这两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许江院长在《文与画》中也写到:在今天的社会中,设计的内涵在深化,外延在发展,形态呈现交叉,需求趋向多样。如果说设计是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但它又是对时尚的创造,并引领者人们的需求。如果说设计是一种物化的劳动,但这种劳动是建筑在人自身的深切关怀的基础之上,常常受着观念形态的役使。如果说设计是时尚,是潮流,是流变之物,但它又常作为一个时代的载体,留在历史中,留在我们周围,悄然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如果说设计是针对人的环境和人的生活资料的需求所进行的合目的性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成品即设计成果又反过来规范和引领着人们的生活。设计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对人的设计。而我想,不论是丝瓜络灯具还是桌面收纳,不论是特殊的座椅亦或是蒸笼暖风机,里面都包含了一种出于对生活本身却又高于、优化生活的智性思考。而我们更相信,这种思考会随着王子的阅历、经验如汩汩泉水,永不枯竭。 

 

 

编辑后记:终于写到了这里,这估计是我写过的最长的采访报道。一是他的资料确实太丰富,二是这里面也包含着我对学习对生活的几点思考。爱丽丝·门罗语: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在我看来,王子总是能安排好自己的各种事情,专业学习、学习德语、社团工作……而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永远是一副淡定自如的样子。让跟着他做事的人也很安心。问及他毕业后的打算时,王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想做一点改变人们生活的事情,目标看起来很大,但梦想总归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于留学,王子更希望能在更高的平台上认识更多的人,去结交优秀的未来合作伙伴,去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对于过去,王子想感谢自己的父母,“老妈带给我的是基础,老爸带给我的是提升,我能有今天我觉得我爸最高兴,而我的目的就是让他俩一直高兴自豪下去”。而谈及他的女朋友,王子也是一脸幸福:“自己在大学的收获真的离不开她的支持与鼓励”。 

历时两次的采访,没有压抑局促,更多的是在倾听一个用努力坚持和热情赢得成长财富的讲演。跟王子聊得都是身边的琐屑小事,但正是这些简单平实的小事却能直指人心,从而赢得了时光。 

在青春里,我们都是一张白纸,渴望吸收所有颜色的光,而这些光最终造就了色彩斑斓的一个个自己。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没有时间去静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的电影,去运动,去放空旅行,去写一篇文章,学一门技术,后来才发现,我们没有的不是时间,而是做那件事时那颗安静不浮躁的心。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得名天下知。对于学习的钻研、对于梦想的锤炼,我们真的需要坐得住冷板凳。也许、梦想会经过反复的淘洗、过滤,最后只剩下浆水般的现实,说不上生动,甚至谈不上富足,但是坦然,而且对未来抱有希望。看到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这些年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生命本身即是寻找的过程,重要的不是思考,而是边走边看,如果实在找不到方向,闭着眼睛胡走一通也好。反正最终找到了什么,其实并没那么重要。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海鸥乔纳森》里告诉我们天堂不是一个地点,也不是一段时间,天堂是完美的状态。在你接近完美速度的时候,你将开始接触天堂。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我相信王子时代的终会到来!因为有一句话叫做:有志者,事竟成,功不唐捐;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的岁月充满着希望,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此文谨献给我的好友王子秋旻,同时也送给所有以梦为马,永远随处可栖的你们。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