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来自北京大学的翁剑青博士在我院象山校区二号楼小剧场,与广大师生进行世博文化与公共艺术专题学术交流与探讨。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态文化,主旨在于阐述公共艺术与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下的公共艺术建设现状和文化价值判断的思索。
从讲座的开始,翁剑青先生便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他指出公共艺术的概念应该是社会的艺术,大家的、共同的、是多数人的,也是各种不同群体所共有的。公共艺术不仅仅限于以材料、风格区分类别,所以它不单单指材料、美学问题。从艺术本体问题而言,它所研究的是关乎生活、关乎人们的利益需求和情感需求的艺术。
翁剑青先生通过对美国洛杉矶城区的大量地域性公共艺术品的举例论证,详细阐述了公共艺术的根本属性、公共性和公共精神,及其它所研究的根本问题。关注和维护自然生态和社会(及人文)生态的状态与前途,必然是现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精神的必然选择,并具有普遍和恒久的意义。
针对世博文化,翁剑青先生就世博会诸多场馆的节目、设施,并以北京金鱼池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深圳等地的公共艺术品,日本田甫津子等一批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与古罗马时期象征神权与王权的大型雕塑、建筑作对比,提出宏大的叙事题材在当今社会已不是主流,众多关乎民生、关乎社会需求、人们情感和利益需求的公共艺术品已成为成功的典型案例。
同时,讲座还详细介绍了关于北京金鱼池的社区和成都“宽窄巷子”街道围墙艺术发展状况,以及周边衍生出的各种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翁先生指出:公共艺术的社区介入,往往是伴随着社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造及变迁而显现其机遇和价值内涵的。
在与听众对话中,翁先生提出当代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生态中也应担当社会批判的职责。他提到众多世博会场馆情况,特别是对英国馆、德国馆的介绍中,指出公共艺术在倡导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应该担当的文化角色。公共艺术应该在建构社会公共领域和提升公民整体素养上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些首先需要从社会的基础文化(社区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做起。
文/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