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院系传真

『良言』“良言”人文系列大讲堂第23讲回顾:曹锦炎——古文字简说

发布时间: 2022-04-01

2022年3月25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主办的“良言”人文系列大讲座第23讲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7号楼110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锦炎教授担任主讲,由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轶军副教授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轶军副教授

曹锦炎教授长期从事古文字研究,是目前中国古文字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特别是在甲骨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吴越文字研究方面成果尤为突出,著述丰硕,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主要整理者之一。本次讲座曹锦炎教授从造字原点出发,通过对古文字形音义演变规律进行解读,带领听众重新感知汉字的世界。

古文字通常是指小篆及其以前的文字体系,包含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部分秦汉文字等,是研究汉字的重要材料。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基本载体,被沿用至今。几千年来,尽管汉字面貌千变万化,其根本性质并未改变,构形特点也一直保持,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在此次讲座中,曹锦炎教授以汉字的发展与演变为主线,辅之以对甲骨文金文,以及战国文字与秦汉简帛等古文字材料的深入讲解,揭示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古人智慧与设计哲学。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曹锦炎教授

讲座伊始,曹锦炎教授以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为引,详细介绍了“六书”造字原理及古文字演变的特点。他讲道,汉字起源于图画,以实物形象为主。中国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原始的刻画符号。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对良渚的申遗考察,已将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提升为早期原始文字。通过将“封”“戎”等良渚刻画符号与甲骨文进行对比,曹锦炎教授指出,这些刻画符号,和甲骨文一样,是较为成熟且初具系统的象形文字。汉代学者通过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将其总结为: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称为“六书”理论。其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而转注、假借则主要是使用的方法。

曹锦炎教授随后介绍了古文字演变中存在的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象形变为不象形,线条化发展成笔画化——即字形设计好了以后,为书写方便,古人将其逐渐变成用较平直的线条构成的、象形程度较低的符号。从古文字演变为隶书,文字的构形绝大多数都丧失了象形意味,变成为用点、画、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符号。这是古文字演变的一种基本规律。曹锦炎教授举例了“虎”“中”“而”“隹”“马”“贝”“自”“父”等文字以作说明,并指出,在这种非象形和笔画化的过程中,古人往往擅于抓住与实物形象相对应的象形文字的某一突出特征,使其在演变中不至于丢失。

第二个特点是文字演变过程中简化和繁化并存。曹锦炎教授指出,简化、繁化是一对矛盾体。简化是为了便于书写,但有时也意味着最初造字理念的丢失。而字的繁化通过增加构形要素,表达意思更加确定和完整。从识字的角度看,无疑是越繁越好,而从书写的角度看,则无疑是越简单越好。就简化和繁华自身来说,也有不同的情况:有为了明确字形以避免混淆而进行的繁化,如“上”“下”二字;有装饰笔画或“口”旁造成繁化——古文字中在造字时,往往会从美观或设计的角度出发,牵涉到装饰的问题——这些新增部分有些成为后世通行文字构形的一部分,有些则又被后世所淘汰。

还有一个特点是文字构形演变中正体和俗体并存。曹锦炎教授介绍道,在每一个时代中,字体至少有三大部分,即当时通行的正体字、以前各时代的各种古体字,以及新兴的新体字或说俗体字。正体和俗体是汉字与生俱来的两种共时并存形式,两者的对立统一,也是汉字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对汉字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理论层面的梳理后,曹锦炎教授接下来对具体的古文字材料进行了解读。曹锦炎教授首先介绍了甲骨文,包括甲骨文的发掘历史及内容,并总结了甲骨文的文字特点。甲骨文所记载的大部分是殷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作为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与同时期的金文在字体上有不同的特点。甲骨文因是刀刻,为提高刻字效率,不得不改圆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有时还剧烈的简化字形,如“丁”“天”“元”“子”等字。曹锦炎教授谈到,甲骨文的字形跟图画已经有了很大的距离,但是作为一种文字来看,象形程度仍然相当高,有些字只要把它们所象的事物特征表示出来,就能使人认识,因此写法很不固定,字形也相当不固定。

关于金文,曹锦炎教授介绍到,在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顶峰。商代铜器上的铭文很简单,多数只有几个字,主要记作器者之名和所纪念的先人的称号,在商代后期的晚期阶段,出现了一些篇幅较长的铭文。商代铜器铭文中用作族名的金文,象形程度显著地高于用作记事的一般金文,字形甚至比甲骨文还要象形,且更为原始。曹锦炎教授还谈到,在一部分地区的春秋晚期金文里,出现了明显的美术化倾向,如字形狭长化,笔画故作宛曲之态——此种风格反而降低了文字的象形程度。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还流行过一些特殊的美术字体,即加鸟、虫形或其他纹饰,称鸟篆或鸟虫书。

曹锦炎教授最后介绍了战国文字与秦汉简帛。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文字的应用越来越广,使用文字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文字形体的演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推动。曹锦炎教授指出,战国文字尤其是东方六国文字,形体上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战国文字的资料较多,内容丰富者主要有:铜器铭文(金文)、玺印文字、陶文、货币文字、简帛文字,以及少量见于金、银、漆、木、玉、石等物品上的文字等。

曹锦炎教授细致、生动的讲述,深深吸引了前来听讲的同学们。在讲座中,他时不时将古文字的字形演变与设计思考结合起来,并穿插详实的古文字材料讲解。在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曹锦炎教授一一进行了精辟的解答,气氛十分热烈。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