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 做好青年表率
矢志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概括了建党90年来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其中第一个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胡总书记在讲话的最后部分又强调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并对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不懈努力。如何使广大青年认清国情,明辨是非,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选择
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道路就是党的事业的命脉。”在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哪一个政党或哪一部分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近现代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所决定的。读史可以明理。回顾中国的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双重压力之下,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时代性主题,中国各社会阶层都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这些探索都以失败告终。
比如,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它不仅在南京建立了农民政权,而且制定了前所未有的农民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历经14年而失败。
又如,封建地主阶级开明派企图通过内部改革来自我救赎。从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李鸿章的“师其所长,夺其所恃”,企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工业、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局。但洋务运动既不能越封建专制制度的雷池,又不能摆脱对西方先进技术和资金的依赖,最终无法在中国封建制度内找到自救之路。
再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生社会力量把目光投向资本主义。康梁“百日维新”以改良方式发展资本主义昙花一现,中国未能走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以暴力手段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成果却被清王朝的旧臣袁世凯窃取,中国也未能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别的道路特别是资本主义道路总是行不通?“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帝国主义千方百计阻碍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仅1840年到1900年,外国侵略者利用战争同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就有300多个。封建势力也必然阻止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甚至不惜出让更多国家利益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以维护自身的统治。而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强大的力量,他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其政治上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把中国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正在中国人民为“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问题苦恼和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声,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根本出路。党在成立之初,就在自己的纲领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大又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强调中国革命的这两个阶段必须有机衔接,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其发展前途。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党领导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进行了长达28年的不懈探索和浴血奋战,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历史和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没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历史的遗憾”,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和引路人。他曾用两句中国著名的通俗谚语表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思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难曲折,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至少摸索了三块重要的“石头”。
第一块摸的“石头”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倡向苏联学习,但强调不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在国家制度上没有照搬苏联的联邦制,而是在单一制统一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政党制度上也没有学苏联的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毛泽东同志1956年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文,全文都是“以苏为鉴”的。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第二块摸的“石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辛探索。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建设的各项指标也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这是一个凯歌高唱的时期,中国人民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斗志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者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还全面推行建立“人民公社”。之后,又搞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的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教训是深刻的。从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视角来分析,两者都反映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
第三块摸的“石头”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在经历艰难曲折之后,我们党通过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终于找到了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切入点,这就是被邓小平同志称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华人民在“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真正觉醒起来,得出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100多年以来关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拓展,就没有持续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显示的巨大优越性和在国际上产生的重大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伟大历史转变”:一是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我国已经成为具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近150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二是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全方位开放型经济的伟大历史转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吸引国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三是成功实现了从经济弱国向经济大国的伟大历史转变,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0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四是成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伟大历史转变,1978年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55倍和44倍,近5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五是成功实现了从国门初开向主动适应和积极参与世界格局变革调整进程的伟大历史转变,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从国际舆论的发展变化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西方一些政要和学者曾妄言:“社会主义兴起是历史的偶然,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过客”。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地位和影响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各方人士探寻的重要话题。2011年5月,英国“全球语言监测机构”评出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其中“中国崛起”高居榜首。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认为“这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近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的优异表现,连一向对中国极为苛刻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取得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国大事不断,灾害不断,面临的严峻挑战不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应对国际经济政治风险、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举办重大国际活动上的惊人表现和巨大成功,从根本上讲,靠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举国动员、民主集中的优势。而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紧急救援方案,第一次在美国国会讨论就遭到民主党人的否定。奥巴马上台之后,在美国众议院对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投票表决中,竟然没有一位共和党议员投票支持。为了避免高额财政赤字在未来几年引发新的金融危机,奥巴马倡议建立涵盖两党的削减赤字委员会,结果被共和党人批评为“作秀”。最近,美国两党就债务问题的争执愈演愈烈,在国会中久拖不决,使美国政府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虽然两党在8月2日这一大限将至之时达成了协议,但已经重创美国信誉,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了3A主权信用评级。《华盛顿邮报》称,这场债务危机动摇了美国和世界民众对美国政治体制的信心。曾以《大趋势》一书而闻名的美国学者奈斯比特敏锐地观察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民主体制的弊端频频暴露,低效率、犹豫不决;与此同时,中国民主体制的优势却在逐渐彰显,快速、高效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借鉴和有益启示。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民主制度、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基本上没有成功的,非但没有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反而吃了经济发展迟缓、社会动荡甚至爆发战争的大亏。中外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民主幼稚病”。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转型更像是“翻烙饼”,总是在军人威权统治与弱势民主之间交替徘徊。如:上世纪60至80年代,拉美国家有12个由民选政府转向军人威权统治;非洲共发生240多次军事政变,成功70多次;阿拉伯国家中的埃及、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等国也都通过军人政变产生了新领导人。当今非洲53个国家中宣布实行多党制的有50个,但内部纷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宁,贫穷、疾病、饥饿、战乱、仇杀困扰着非洲大部分国家。卢旺达大选后引发的内乱曾导致80万居民(占总人口的1/10)被杀;苏丹内战致使200多万人死亡,现在已分裂为南苏丹、北苏丹。在亚洲,阿富汗和伊拉克在西方占领下建立了西式民主,但是由外力强加的民主十分脆弱,国内社会至今动乱不已。2008年以来,中国周边的“民主国家”也乱成一团。从韩国、印度到巴基斯坦、蒙古、泰国、印尼,普遍遭受了大规模街头抗议、暴力冲突、群众骚乱、议会垮台、军方干涉、首脑更替及其他形式的冲击,国家建设受到严重影响。“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基本沿袭了英国人留下的民主选举、三权分立等制度安排,但仍然存在着贫穷落后、效率低下、腐败丛生等问题。由于政府更迭和党派之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糟糕”,过去10年“中国修建了3.5万公里国家级高速公路,而印度的1.5万公里高速路建设尚停留在纸上”。同时,印度议员受贿情况非常严重,根据印度《社会观察》的统计:印度538个议员中有125个受到刑事犯罪指控。而且,印度司法系统办案效率极低,按照他们所谓的“无罪推断”原则,这些嫌疑犯在查实之前可以继续活跃在政坛上,该报认为这个情况是印度政治体制中难以治愈的“癌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或者说“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成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选择。“中国模式”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启示就是:世界上道路千条万条,但归结起来就是一条——走本国特色的道路。时至今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反思和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比如,印度总理辛格2008年就说过,中国的改革推动了印度的发展。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外经济开放使中国深深受益,也使印度深深受益,印度正在发生着变化,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变化的一种动力。在中东,“中国模式”受到一些国家的高度肯定。2007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指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许多中东国家学习的榜样,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中国的声音在这里备受尊重。”2006年许多非洲国家到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美国舆论认为:“许多参会的非洲领导人并不只是被援助和贸易机会所吸引,他们也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所吸引。”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越南、古巴、老挝都借鉴了中国发展的经验,鲜明地提出了要走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口号。
三、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引导青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责任。
(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引导青年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前,在全球化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作为“独生的一代”、“开放的一代”、“网络的一代”、“移动的一代”、“自主的一代”的群体特征更加明显;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不断涌现,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青少年的思想上来,社会问题青年化,青年问题社会化的现象日趋明显,教育引导青年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增强青年教育引导工作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摆在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当今世界,互联网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虚拟网络可以成为改变现实世界的重要力量,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上争夺青年的斗争将更加激烈。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年龄29岁以下的占58.1%,39岁以下的占81.3%。今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我们对待网络不能“躲猫猫”,不能当“范跑跑”,更不能谈“网”色变,敬而远之。广大团干部要重视网络、善用网络,逐步建立起传统手段和互联网充分融合,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工作体系。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习惯,讲究引导艺术,提高网络沟通能力和技巧,学会运用生动活泼的“网言网语”引导青少年,发挥网络在青年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善于运用青年自组织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近年来,随着论坛、贴吧、QQ、微博等联系方式的快速发展,青年自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覆盖了广大青年。据民政部门介绍,从今年起,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将全部放开,这四类社会组织可以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当前处于过渡状态的青年自组织,极有可能发展成大量的正式青年社团。对此,共青团要高度重视,积极关注。
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扶持、服务,针对青年自组织在场地租借、项目指导、资金筹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时出手,积极协调,给予切实的帮助,以真诚的态度、热情的服务赢得青年自组织的认同。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引导、管理,主动将青年自组织纳入团的工作视野、工作体系和组织联系,逐步形成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凝聚各类青年自组织的“同心多层”青年组织体系,充分发挥青年自组织在教育引导各自所联系青年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党团结凝聚更多的青年。
三要善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把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是我们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当前,青年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引起的。对青年进行教育引导,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又要关心人、办实事,可亲可爱,以情感人。要帮助青年处理好学习成才、文化娱乐、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将教育引导工作渗透到多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联系青年群众的方法,扫除工作中的死角,堵住工作中的漏洞,努力把共青团的关怀送到每一个青年心中,形成广泛联系和服务青年的网络。
(二)深入了解世情国情省情社情,提高教育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青年客观了解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状况,是引导青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基础。
一要引导青年正确把握世情,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当前,西方反华势力、敌对分子极力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借助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观念攻击我社会政治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恶意炒作、组党结社、串联煽动、渗透破坏等方式,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邓小平同志曾告诫,“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青少年涉世不深、辨别力不强,容易被一些花言巧语和表象、假象所迷惑、鼓动。共青团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教育引导青少年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要引导青年正确把握国情省情社情,理性平和地看待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征重叠交织,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更加突出、更加复杂。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党完全有能力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通过科学发展来加以解决。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就怕别有用心的人捏造谣言、挑拨矛盾、制造事端。青少年身心发育还未成熟,往往容易人云亦云、受人利用、盲目追随。共青团组织要积极组织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客观了解国情省情社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事物、分析形势、看待社会问题,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三)发挥广大团干部的表率作用,提高教育引导青年工作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团干部作为青年中的一员,同时又领导着一定范围、相当数量的团员青年。大家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不仅决定着个人的人生道路,而且也影响着青年一代的行为选择,影响着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是要以明辨是非的能力来影响青年。团的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键要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是否坚定,在敏感时刻、关键时期是否旗帜鲜明、勇于担当。当今世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相互激荡,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分清基本界限,站稳政治立场。比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等等。在这些重大问题上,我们的团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是非不辨,美丑不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那些同党的主张背道而驰的言论,不能听之任之;对那些同党的宗旨和纪律不相容的歪风邪气,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当“看客”,甚至当“愤青”、当“愣头青”。对明显违背马克思主义,违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甚至攻击我国政治制度的错误言行,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进行抵制和斗争。
二是要以激情四射的干劲来影响青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特别是把“精神懈怠的危险”置于首位。要克服这一危险,激情是一贴良药。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是一种可贵的工作品质。激情于人,犹如“吹动帆船的风”,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内在动力。对于团干部来讲,工作是否有昂扬的激情,是否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直接反映一个年轻干部是否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是否有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否有对青年的深厚感情。从事青年工作,要在遵循规律、讲求科学的同时,做到激情四射,充满朝气,浑身是劲,就像我上次跟大家说的那样,要虎虎生威,有声有色,做得有动静、有影响。始终保持激情,就要面对工作,敢于争先,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冲劲、一股韧劲,凡事力求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快人一拍,努力走在前列;就要面对机遇,敢于把握,时刻牢记肩负的重大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投入到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实践中去;就要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在攻坚克难、执着追求的实践中体现出勤勉敬业精神;就要面对竞争,敢于创新,善于用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实践,用新的办法破解新的问题,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三是要以高尚端正的品行来影响青年。理想信念不是一句空口号,它需要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我始终认为,不管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团的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品德操行上,都应该成为你身边的同志、你所联系的群众的模范,成为他们学习、效仿的表率。否则,你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工作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希望广大团干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敏于事而慎于言,做到自豪而不自满、自信而不自负、昂扬而不张扬;始终保持和谐团结,讲修养、讲气度、讲风格,努力营造团结共事、心齐气顺的良好工作氛围;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慎独、慎微、慎初、慎欲,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使自己真正成为广大青年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