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暨新苗人才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已于2020年12月正式启动实施,2021年5月完成中期检查,经各二级学院专家评审小组评审,学校实施办公室复审验收,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学号
| 指导老师
| 检查结果
|
XM2021001
| “只鱼”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
| 毛渊辰
| 3190101121
| 毛腾、朱明生
| 通过
|
XM2021002
| 易拉罐装袜子盲盒——宋代中国画动物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 高望楼
| 20202531
| 韩璐
| 通过
|
XM2021003
| 本来——明清书画IP衍生文创的实践探索
| 朱莹
| 3190102314
| 毛腾
| 优秀
|
XM2021004
| 画说杭州——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美育模式初探
| 钱坤
| 20192016
| 韩璐
| 优秀
|
XM2021005
| 美物艺心—传统书画IP的设计应用
| 李凌云
| 3180102304
| 毛腾
| 通过
|
XM2021006
| 时代对话:南宋文化的活化与推广——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
| 刘云霈
| 3180101121
| 韩璐
| 优秀
|
XM2021007
| 《水性材料绘画基础教学研究与社区美育》
| 高小敏
| 20192082
| 周刚、陈坚、陈骁
| 通过
|
XM2021008
| 汉画像石绘画语言研究与活化
| 张元昊
| 3180100309
| 王超
| 通过
|
XM2021009
| 岩彩画技法在水彩绘画作品中的应用
| 余潮茁
| 20192084
| 周刚、陈骁
| 优秀
|
XM2021010
| “循·艺”计划——水性综合可回收材料实验课程设计
| 胡明希
| 3180100343
| 周刚、陈骁
| 通过
|
XM2021011
| “边界”——以盲人为例,从艺术家视角重新演绎“边缘人”
| 管慧
| 3180100081
| 蒋梁
| 通过
|
XM2021012
| 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壁画框的设计和研发
| 於笑
| 3180100318
| 林晨曦
| 优秀
|
XM2021013
| 杭州金石遗存之再整理与版画创作研究——以凤凰山一带摩崖石刻为例
| 刘秋然
| 20202085
| 应金飞
| 通过
|
XM2021014
| CAAM艺术频道——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新媒体公教项目
| 陈南汐
| 20192159
| 夏商周
| 通过
|
XM2021015
| SPINOR空介艺术空间|虚拟艺术家
| 曹近桐
| 3170100116
| 张佳乐
| 通过
|
XM2021016
| “治愈书法”——书法疗愈教材设计与课程实践
| 王晴云
| 3190205206
| 史琼
| 优秀
|
XM2021017
| "美育在创造"之儿童艺术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 王思凡
| 20192205
| 钱舒
| 通过
|
XM2021018
|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活化研究——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
| 赖浙昆
| 3190205288
| 陈晶
| 优秀
|
XM2021019
| 商周青铜酒器个案研究及创新应用——以象尊、妇好觚与獸面纹高足杯为例
| 周小淳
| 20202202
| 张乔
| 优秀
|
XM2021020
| 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化探究及文化产品设计
| 许佳喆
| 3190205281
| 张乔
| 优秀
|
XM2021021
| 数字人文时代下的艺术史研究:范式转化与方法转型
| 牛绪雨
| 3180205209
| 孔令伟
| 通过
|
XM2021022
| 从专业化到大众化:1950年代《漫画》月刊之“漫画讲堂”分析
| 许溪
| 20191038
| 杨桦林
| 通过
|
XM2021023
| 台州地区妈祖信仰及当地文创产品衍生
| 蔡政彤
| 20192202
| 陈锽
| 通过
|
XM2021024
| “移动博物馆”乡村示范推广与应用
| 朱若琪
| 20202179
| 董捷
| 通过
|
XM2021025
| 妙手丹青——互联网模式下对艺术史科普课的探索
| 卢雅玲
| 3180205236
| 李浪浪
| 通过
|
XM2021026
| 西文书法字体历史溯源及其在现代的活化应用
| 顾一苇
| 20192196
| 杨振宇
| 通过
|
XM2021027
| 杭州吴山地区文化古迹的宣传与活化
| 汪靖涵
| 3190205204
| 葛加锋
| 通过
|
XM2021028
| 地铁“管家”地铁互动装置设计
| 林秋瞿
| 20192257
| 陈斗斗
| 通过
|
XM2021029
| 增强现实技术在传统文化推广中的应用——以《山海经》为例
| 许辛桐
| 3180200003
| 于朕
| 通过
|
XM2021030
| 色彩通识教育在线产品研发
| 吴云天
| 3190200404
| 郭锦涌
| 通过
|
XM2021031
| 垃圾破袋器
| 周戚芸
| 3180200128
| 王菁菁
| 通过
|
XM2021032
| 浙东古桥美学价值及创新型保护研究——以绍兴为例
| 杜思源
| 3200205208
| 陈晶
| 通过
|
XM2021033
| 古代石刻造像保存现状与保护方法的跨区域比较研究
| 江南雨
| 3200205241
| 冯逾、王谦
| 优秀
|
XM2021034
| 杭州旅游专线公交车站点图标的系列设计
| 周彤
| 3190200352
| 王昕
| 通过
|
XM2021035
| 蓝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静无风——温州蓝夹缬的传承与创新
| 周起羽
| 3200205282
| 邱雯
| 通过
|
XM2021036
| 蒲公英——留守儿童文创和教具设计
| 李婉清
| 3180205257
| 何晓静
| 通过
|
XM2021037
| 从传统分餐制中提炼后疫情时代的餐具设计
| 石秀文
| 3180205217
| 陈晶
| 通过
|
XM2021038
| “心理+设计”学科融合模式下的创新产品研发
| 潘钶璇
| 3190200234
| 刘迪、武奕陈
| 优秀
|
XM2021039
| 桁架结构在竹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王香盘
| 3180200201
| 徐望霓
| 优秀
|
XM2021040
| “西湖食景”—杭州糕饼纹样与旅游文化的研究与设计
| 陈怡然
| 3190200057
| 王昕
| 通过
|
XM2021041
| 竹炭材料在功能性风格服装中的研究
| 王佳泓
| 20202286
| 陶音、胡珂
| 优秀
|
XM2021042
| 文化创新视阈下浙江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黄苏安
| 3200205278
| 何晓静
| 通过
|
XM2021043
| 瓦的装饰形态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
| 郝天禄
| 3180200075
| 石建航、胡珂
| 通过
|
XM2021044
| 云上学校“不晚学堂”设计实现
| 王诗仪
| 20202294
| 吴佩平
| 通过
|
XM2021045
| 基于“唐诗之路”的品牌转化与新消费形式的创新
| 姚复怡
| 20202270
| 成朝晖
| 通过
|
XM2021046
| “玩悦”app设计——全民音乐创作平台研究
| 陈凌霄
| 20202295
| 吴佩平
| 通过
|
XM2021047
| 芭蕉纤维的可持续设计与应用研究
| 周紫晨
| 20202262
| 陶音、胡珂
| 优秀
|
XM2021048
| 视觉设计在传统琉璃工艺品中的应用与推广
| 陈苇怡
| 20192273
| 何振纪
| 通过
|
XM2021049
| 十二时辰小药瓶——因时用药中医理念设计创新
| 韩洁妮
| 20202261
| 陶音、胡珂
| 通过
|
XM2021050
| 基于老年人特征的适老化智能门锁设计
| 周梓欣
| 20202567
| 刘征
| 优秀
|
XM2021051
| 行望仁心——发扬感恩美德之国际节日系列计划
| 李菁
| 3180200375
| 许立群
| 通过
|
XM2021052
| 透明材料在光环境中的设计效果研究
| 马淑蕾
| 20202273
| 郭锦涌
| 通过
|
XM2021053
| 植物结构的研究与仿生饰品及图案的衍生
| 王乐怡
| 3190200156
| 陈海燕
| 优秀
|
XM2021054
| “渚怪”——良渚神怪纹样再设计与开发
| 贺期鑫
| 3180205265
| 何晓静
| 优秀
|
XM2021055
| 《hot&hot!》——以热点词条为媒介后疫情时代青年群体新型社交方式的创新设计
| 刘童瑶
| 3180200047
| 傅吉清
| 通过
|
XM2021056
| 少年建趣养成——积木式建筑玩具的设计与开发
| 石博仁
| 3170501041
| 蒋伟华、金科
| 通过
|
XM2021057
| ART-LINK线上艺术平台构建研究
| 王歆玥
| 3170501015
| 金科
| 优秀
|
XM2021058
| 以“新中国十大建筑”为母题深挖“红色主题文化”传播新途径
| 丁张薇
| 3190501002
| 朱蕾、金科、周宝松
| 优秀
|
XM2021059
| 探索植物在空间中的创新性功能
| 方可
| 3190501070
| 俞青青
| 通过
|
XM2021060
| 世界脸谱艺术形象语言研究与现代文创衍生品的融合尝试
| 张雨薇
| 3200502020
| 石宏超
| 通过
|
XM2021061
| “美美与共”交互式艺术课程与心理疗愈学科融合模式在乡村教育推广计划
| 梅诗颖
| 3190501048
| 刘迪、丁红旗
| 优秀
|
XM2021062
| 将中国传统自然意象与当下建筑展览空间的融合与创新
| 费芳华
| 3170501038
| 任天
| 通过
|
XM2021063
| 关于建筑在潮玩经济中的商业潜力及其IP形象设计——以盲盒为例
| 陈星熠
| 3190501029
| 钱晨、金科、徐振庭
| 优秀
|
XM2021064
| 聋哑人美育桥梁——手语在社会志愿美育中的衍生
| 朱咿霖
| 3200501058
| 金科、朱蕾
| 通过
|
XM2021065
| 杭州古建筑儿童美育教学趣味课堂
| 刘若馨
| 3190502022
| 朱蕾
| 优秀
|
XM2021066
| “新老共生”——乡村代际空间研究
| 苏海璐
| 20202590
| 卓旻
| 通过
|
XM2021067
| 南京明城墙行走路线与互动地图设计
| 干子涵
| 3190501082
| 石宏超
| 通过
|
XM2021068
| 基于传统妆匣盒子技艺——转译无人美妆体验空间设计
| 张丽雪
| 20202404
| 陈立超
| 取消
|
XM2021069
| 工艺与建构——基于当代中国金属材料使用现状的实验性探讨
| 牛童
| 20202401
| 陈立超
| 通过
|
XM2021070
| 芳香疗法与天然材质家居产品结合的研发与推广
| 范意林
| 20192400
| 陈家辉、朱蕾、竺照轩
| 通过
|
XM2021071
| “云上钱塘”杭州市景区AR导览APP
| 杨博文
| 3180400139
| 宣学君
| 优秀
|
XM2021072
|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活化——以金华婺剧为例
| 王馨彤
| 3190400027
| 王其全
| 优秀
|
XM2021073
| 杭食记
| 王乐静
| 20192363
| 崔晨暘
| 通过
|
XM2021074
| 非遗文化的潮玩IP形象设计研究
| 张焯然
| 3190400016
| 帖志超、倪镔
| 优秀
|
XM2021075
| 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非遗文化传播研究--以南宋茶文化为例
| 李奕君
| 20202397
| 倪镔
| 取消
|
XM2021076
| 公共风险警示信息的视觉传递策略研究
| 焦洋
| 3190400028
| 姚驰
| 通过
|
XM2021077
| AR彝族文创交互系统研究
| 闵雯
| 3190400066
| 崔晨旸
| 优秀
|
XM2021078
| 数字虚拟偶像技术在“伞护种”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 毛欣玥
| 20202372
| 倪镔
| 通过
|
XM2021079
| ACG衍生文化在民俗文化打造融汇中的应用——“文化跑团盒子”
| 胡亦渏
| 3190400182
| 许峰
| 通过
|
XM2021080
| 装置艺术在江南水乡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与研究——以绍兴地区古代桥梁的创造性保护为例
| 徐闻秋
| 3180100033
| 张润、罗关洲(校外)、蔡艳华(校外)
| 优秀
|
XM2021081
| 象山戏剧工作坊2020跨媒介叙事与文创开发
| 熊峻苓
| 3180100225
| 金睿智
| 通过
|
XM2021082
| 创意景点营造:文旅融合背景下参与式公共艺术的数字技术实践
| 牟嘉欣
| 20192221
| 赵明
| 通过
|
XM2021083
| 公共艺术中的场所叙事研究 ——“古今文化的桥梁”装置艺术实践(以良渚文化与校园公共艺术融合为例)
| 张嘉琳
| 3190100036
| 赵明
| 通过
|
XM2021084
| 濒危动物保护研究——濒危鹦鹉种类的普及和保护意识推广以及相关文创设计
| 许铭杰
| 3180100086
| 翟小实、安之堃
| 优秀
|
XM2021085
| 野展:新型艺术展览计划
| 黄子轩
| 3180100282
| 金亚楠、安之堃
| 优秀
|
XM2021086
| 数字技术在传统佛教造像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
| 袁若晨
| 3190100380
| 班陵生、张润
| 通过
|
XM2021087
| 现代数字技术在传统戏曲公共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李想
| 3190100190
| 郑靖、张润
| 优秀
|
XM2021088
| 1011艺术平台创业实践
| 王浩宇
| 3190100091
| 郑端祥
| 通过
|
XM2021089
| 报刊亭改造—“虚拟”艺术空间
| 吴建斌
| 3170100342
| 卓美红
| 申请延期
|
XM2021090
| 传统山海经元素儿童拼接模型玩具的设计与开发
| 刘觉微
| 3180100216
| 阮悦来、张俊
| 通过
|
XM2021091
| 互动人脸面具及其文创产品研发
| 胡梓蝶
| 20202243
| 安之堃、张海军
| 通过
|
XM2021092
| 装置艺术在沉浸式戏剧展演中的应用研究
| 王典之
| 3190100159
| 郑靖、张润
| 通过
|
XM2021093
| 纤维艺术的传统民族语言走进公共空间
| 吴单燕如
| 20192248
| 黄燕
| 通过
|
XM2021094
| 美育视域下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研究——以宁海双林村为例
| 朱柔荑
| 3180100224
| 李勇
| 通过
|
XM2021095
| 玉鸟飞花——良渚“玉鸟”形象的陶艺衍生品开发
| 沈梦婷
| 20192348
| 何鸿
| 通过
|
XM2021096
| 夕拾朝花.美心美育——以之江九里为例
| 李楷文
| 3180205286
| 王犁
| 通过
|
XM2021097
| “解忧屋”——基于艺术治疗的特色医院的空间设计研究
| 余燕
| 20192332
| 翁震宇、李梅
| 优秀
|
XM2021098
| “凭几”研究与推广
| 黄冉
| 20202576
| 何士扬
| 优秀
|
XM2021099
| 社会美育视域下“浙东唐诗之路”美学价值分析与美育推广研究——以新昌沃洲山区域为例
| 朱伊辰
| 3190205282
| 王犁、刘潇
| 不通过
|
XM2021100
|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土文创产品的研究与应用
| 李佳静
| 3180100278
| 李勇
| 通过
|
XM2021101
| 宋代传统绘画中团扇形制的创新研究与推广
| 唐玮
| 3180100240
| 何士扬
| 通过
|
XM2021102
| 乡村美术馆公共服务策略研究——以松阳后舍美术馆为例
| 郑晗雨
| 20202339
| 单增
| 优秀
|
XM2021103
| 探索乡村在地文化的活化和推广路径——以衍生文化产品设计开发为例
| 刘夏可
| 20192345
| 陈子劲
| 通过
|
XM2021104
| 杭州六和塔文创产品设计
| 沈倩芸
| 3180100371
| 王谦
| 通过
|
XM2021105
| “芯书签”创意设计与新时代全民阅读和美育普及策略
| 高静原
| 20192336
| 单增
| 优秀
|
XM2021106
| “乡野艺术馆”视觉重构计划——以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为例
| 陈佳琳
| 3180100300
| 李勇
| 不通过
|
XM2021107
| 越剧服饰“云肩”造型研究与活化
| 孙慧媛
| 3180100253
| 何士扬
| 通过
|
XM2021108
| 塑造江浙文人扇的文创品牌与社会美育价值研究
| 王靓
| 20202332
| 李梅、翁震宇
| 通过
|
XM2021109
| 畲族“丰收社戏”文化传承与美育推广研究——以福建屏南巴地为例
| 陈伟
| 20202335
| 翁震宇
| 优秀
|
XM2021110
|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元素在美育传播中的研究与应用——以普陀蚂蚁岛为例
| 陈一蕊
| 20202341
| 黄骏
| 通过
|
XM2021111
| 探索传统古法手工竹纸的复原与推广——以复原《望山何氏家谱》修复用纸为例
| 黄粒粒
| 20202346
| 何鸿、李爱红
| 优秀
|
XM2021112
| 彝族文化纹样中的传承与创新——插画的直观化呈现
| 万鑫
| 20190065
| 檀梓栋
| 通过
|
XM2021113
| 缨珠琳琅庄严相——缨络在本土的形制流变探寻及活化推广
| 陈亮羽
| 3180100331
| 王谦、陈筠筠
| 通过
|
XM2021114
| 小型艺术馆美育推广中线上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以刘江艺术馆为例
| 房子琦
| 20202345
| 刘丹
| 通过
|
XM2021115
| 当代玻璃艺术语言的开发与衍生
| 王广宇
| 3180200400
| 郑闻卿
| 通过
|
XM2021116
| 艺手益新非遗活化——陶艺校园推广初探
| 赵文琪
| 3180200120
| 冯冬杰
| 通过
|
XM2021117
| 基于玻璃材料的“埙”设计制作及产品推广
| 汪权
| 3170200370
| 李玉普
| 优秀
|
XM2021118
| “青陶与火房——新生代陶作家工作室”创新推广
| 徐溦
| 20202570
| 彭倩
| 优秀
|
XM2021119
|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技法在当代茶具中的创新与应用
| 唐千惠
| 20202310
| 吴昊、Leandre Burkhard
| 优秀
|
XM2021120
| 陶瓷多层复合化妆技法研究与应用
| 张依婷
| 20192316
| 吴昊
| 优秀
|
XM2021121
| 珠宝首饰品牌孵化创业实践
| 邹艾耘
| 20192329
| 汪正虹
| 优秀
|
XM2021122
| 陶瓷印钮的造型与色釉形式研究
| 陈洲杰
| 3180200396
| 戴雨享
| 通过
|
XM2021123
| 以杭州径山泥为原料的化妆土实验与应用
| 谢兰
| 3180200009
| 彭倩、Leandre Burhard
| 通过
|
XM2021124
| 漆与陶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融合敦煌文化为例
| 葛鑫磊
| 3180200374
| 章晴方
| 优秀
|
XM2021125
| 以保护海洋生态为题——玻璃铸造工艺文创
| 罗思远
| 3180200172
| 郭小燕
| 通过
|
XM2021126
| 纸材料在漆艺术中的创作应用
| 张裕恒
| 20202311
| 冯晓娜
| 通过
|
XM2021127
| “茶则”创新设计研究——以玻璃材料为例
| 蔡凌岚
| 20202327
| 李玉普
| 通过
|
XM2021128
| 漆屏风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再创造
| 廖丽君
| 20192312
| 冯晓娜
| 通过
|
XM2021129
| 陶艺厚胎成型的技法研究与创作应用
| 李明华
| 20192307
| 周武、吴昊
| 通过
|
XM2021130
| 自然与身体的和谐——基于瑜伽士精神的文化创意绘本及衍生产品设计研究
| 应秀敏
| 3190200389
| 刘潇
| 通过
|
XM2021131
| 泥料与不同材料结合的表现性在当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 林晨曦
| 3180200221
| 戴雨享
| 通过
|
XM2021132
| 玻璃艺术与螺钿工艺的结合创新
| 周雨昕
| 3180200300
| 郭小燕
| 通过
|
XM2021133
| 手工艺品牌“怪怪集市”互联网模式推广孵化
| 罗伊然
| 3180200115
| 韩熙
| 通过
|
XM2021134
| 分餐新食尚 —— 一人食器的创作与推广
| 李溢馨
| 20192317
| 周武、吴昊
| 通过
|
XM2021135
| 竹编工艺在传统大漆艺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 陈小军
| 20202312
| 章晴方
| 通过
|
XM2021136
|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可变字体设计研究 ——基于屏显时代的字体设计创新
| 林衍兆
| 20202491
| 韩绪、陈华沙、邢志强
| 优秀
|
XM2021137
|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馆文创的交互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
| 杨翔
| 20202482
| 吴小华、胡晓琛
| 优秀
|
XM2021138
| 良渚场域开发与业态联动——以良渚未来社区为例
| 林金汶
| 3180602017
| 姜珺
| 优秀
|
XM2021139
| “双创”视野下艺术类院校学生自主品牌搭建——以“创·秀场”为例
| 韩语
| 20192497
| 金赛英、李阳、冯莉
| 优秀
|
XM2021140
| 面向新生代的传统材料应用——以双林绫绢为例
| 王聿梅
| 3190602058
| 黄晓望、郑名宏
| 优秀
|
XM2021141
| “后疫情”时代的口罩创新——无挂耳、可水洗的智能口罩设计
| 范名玉
| 3180602005
| 李轶军
| 优秀
|
XM2021142
| 疫情下 —— 异地情感共鸣体验创新设计
| 聂心惠
| 20192514
| 段卫斌
| 优秀
|
XM2021143
| “社区未来大脑”—基于混合现实与虚拟偶像技术的艺术与科技社区文化新模式
| 方铭璐
| 3180601022
| 俞同舟
| 通过
|
XM2021144
| 黔东南苗绣图案在文创产品中的材料创新研究
| 钱欣妍
| 20192510
| 吴小华、胡晓琛
| 通过
|
XM2021145
| 关于侗族刺绣的数字化呈现方式研究
| 李秦鑫
| 3180601158
| 林村
| 通过
|
XM2021146
| 对于结合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及趣味性交互方式进行汉语方言文字基因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 胡玥茗
| 3190602027
| 俞佳迪
| 通过
|
XM2021147
| 传统艺术纹样与图像在彩妆产品中的应用—-敦煌系列彩妆“沙洲梵音(暂定)”
| 楼慕良
| 3190601110
| 顾文佳
| 通过
|
XM2021148
| 品牌案—[振荡Z-Dang]—中国古老良方产品形象升级的设计企划案
| 张芷毓
| 3180601216
| 蔡文超、孙姝婕
| 通过
|
XM2021149
| 学社制背景下新型兴趣社运营模式的探索———以创新设计学院“创天籁团”为例
| 孙东熠
| 3190602031
| 李阳、金赛英、陈天翼
| 通过
|
XM2021150
| “Redesign”——基于赋能用户的产品设计语言的研究与应用
| 陈江珂
| 3190602065
| 沈梦冰、范敏
| 通过
|
XM2021151
| “创·秀场 ”视觉形象升级 ——艺科融合背景下的平台视觉设计
| 陈锂笑
| 20192501
| 陈华沙、金赛英
| 通过
|
XM2021152
| 大学生职业规划数据跟踪研究计划 ——以创新设计学院为例
| 许玥辰
| 3180601028
| 金赛英、蔡逸鸣
| 通过
|
XM2021153
| 《基于unity的虚拟偶像设计标准与项目运营》
| 董伊璠
| 3190602008
| 俞同舟、金赛英
| 优秀
|
XM2021154
| 杭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形象设计与品牌衍生-以拱墅区段运河为例
| 王明昊
| 3190601234
| 林村、冯莉
| 优秀
|
XM2021155
|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分团委IP形象“阿粟”及其衍生文创产品
| 方含冰
| 3180601106
| 李阳
| 通过
|
XM2021156
| 探索设计与公益的创新结合——以创新设计学院创·志愿汇的志愿服务升级为例
| 曹颖
| 3190602059
| 金赛英、冯莉
| 通过
|
XM2021157
| 以设计的形式探索方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 励媛
| 3190601099
| 尹娆
| 通过
|
XM2021158
| 无接触智能外卖自提架设计与研究
| 赵嫚娣
| 3190601308
| 陶然
| 通过
|
XM2021159
| 探究产品设计与健康关怀的结合方式——规范用药创新设计构想
| 雷梓莹
| 3190602062
| 尹娆、陶然
| 通过
|
XM2021160
| 毓苗——关于苗绣的传承与创新体验活动的探索研究
| 刘夏楠
| 3200601004
| 陈进群
| 通过
|
XM2021161
|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皮影戏数字化保护——以浙江海宁皮影戏为例
| 萧思渝
| 3190601042
| 俞同舟
| 通过
|
XM2021162
| 采蓝——温州传统蓝夹缬工艺与濒危物种形象的结合开发和应用
| 徐一帆
| 3200602054
| 蔡智超
| 通过
|
XM2021163
| 杭州余杭传统“纸马”民间艺术中的视觉符号设计创新研究
| 周巧丹
| 20202505
| 吴小华、王其全、胡晓琛
| 通过
|
XM2021164
| 开放式多摄点全景交互数字实验影像研究
| 骆烨琛
| 20202496
| 孔莉莉
| 通过
|
XM2021165
| AR技术在爱国主义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涂宇嘉
| 20202504
| 吴小华、胡晓琛
| 通过
|
XM2021166
| 非遗活化视角下细纹刻纸空间营造设计研究
| 陈听瑜
20192450
| 褚军刚、李辉
| 取消
|
XM2021167
| 提高进食障碍患者沟通的交互设计研究
| 吕安怡
| 20202501
| 吴小华、胡晓琛
| 通过
|
XM2021168
| 色彩在“浙东唐诗之路”文旅产品制作上的探索和应用
| 孙千茹
| 3200200320
| 高嵬
| 优秀
|
XM2021169
| 传统漆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林一乐
| 20192434
| 曹晓阳
| 通过
|
XM2021170
| 传统植物染色运用在不同基材上的表现——以茶染为例
| 梁赢
| 3200200039
| 高嵬
| 通过
|
XM2021171
| 毯言——中国手工枪刺挂毯的工艺创新与应用设计研究
| 叶怡宁
| 20202457
| 王小丁
| 优秀
|
XM2021172
| 徐渭书画艺术研究与艺术空间打造
| 潘栩
| 20202445
| 金铮
| 通过
|
XM2021173
| 基于色彩地理学的杭州园林色彩调研与分析
| 孙昊
| 3200200261
| 高嵬
| 优秀
|
XM2021174
| 传统剪纸艺术表情包IP开发
| 梅祎涵
| 3200400076
| 曹澍、王異
| 优秀
|
XM2021175
| 畲族图腾在现代传媒中的创新和推广
| 蓝小语
| 3200100400
| 吴方
| 通过
|
XM2021176
| 明式家具在现代收纳设计中的融合应用
| 杨叶丹
| 3200200019
| 邬露蕾
| 通过
|
XM2021177
| 南宋服饰文化的现代时尚设计应用研究——以黄昇服饰的美学要素应用为例
| 吴佳馨
| 3200100021
| 王晓明
| 通过
|
XM2021178
| 敦煌造像群色彩及装饰纹样构成研究及衍生结合
| 喻靖棉
| 3200100046
| 韦瑜
| 通过
|
XM2021179
| 剩余金属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尝试——以金属拼搭衍生产品为产出方向
| 王一然
| 3200200442
| 徐跋骋
| 通过
|
XM2021180
| 亚健康人群辅助睡眠生物钟调节产品系统
| 罗珊
| 20202527 王昀
| 通过
|
XM2021181
| ADC Aliens——校社团发展中心品牌ip开发计划
| 郜觉
| 20182510
| 金睿智
| 通过
|
XM2021182
| 找糖 APP-一体化订单处理系统
| 彭超
| 2020
| 吴碧波
| 通过
|
XM2021183
| 基于艺术后勤的艺术展览网络综合推广平台
| 孙文溪
| 20192490
| 王昀
| 通过
|
XM2021184
| 智慧古筝配件互动性及观赏性探讨及成果推广——以古筝琴码为例
| 朱梓乔
| 20192496
| 刘征
| 优秀
|
XM2021185
| 舒适养老—基于老龄化人群的服装设计与研究
| 连依晴
| 20202530
| 宋建明、成朝晖
| 通过
|
XM2021186
| “汉字慧”——汉字字母化学习的课程推广与衍生品设计
| 高安澜
| 20202509
| 王霖
| 优秀
|
XM2021187
| 全民于都视域下文化与审美的双重引导策略探究
| 陈秋阳
| 20192475
| 石炯
| 通过
|
XM2021188
| 城市大型综合性场馆色彩设计研究——以黄龙体育中心色彩改造为例
| 罗夕掇
| 20192479
| 韩绪
| 通过
|
ZX2021001
| 以”1927上海工人运动”为主题的新具象历史画研究与创作
| 刘诗琪
| 20192103
| 何红舟、任志忠
| 通过
|
ZX2021002
| 美育践行——纪念建党100周年版画系列创作
| 周恺翎
| 20202334
| 李梅
| 通过
|
ZX2021003
| 纪念建党100周年主题创作——红色主题陶瓷文创设计
| 翟文琪
| 20202316
| 吴昊
| 通过
|
ZX2021004
| 纪念建党100周年主题创作——红色主题玻璃文创设计
| 陈天仪
| 3180200034
| 郭小燕
| 通过
|
ZX2021005
| 创新先锋 红色传承——百年党史与校史主题研究与创作
| 尹洁
| 3180601056
| 丁红旗、冯莉
| 通过
|
ZX2021006
| 球与场馆-亚运会视觉项目推广
| 王圆圆
| 3180200243
| 吴炜晨
| 通过
|
ZX2021007
| “美育·亚运”——亚运会知识普及与美育课程开发
| 董溢清
| 3190601077
| 冯莉
| 通过
|
ZX2021008
| 关于衍纸工艺在亚运会图形和立体装置上的应用的手工艺教学视频及衍生品
| 喻纪方
| 3190601076
| 秦臻
| 通过
|
ZX2021009
| 基于良渚文化在国际赛事活动衍生品中的设计应用与研究
| 丁雨欣
| 20202602
| 包天钦
| 通过
|
对于本次检查优秀和通过的项目,学校将于6月下发40%的项目补贴;本次中期检查不通过和申请延期的项目暂不下发。请各项目负责人务必认真落实项目计划,抓紧时间修正完善,尽快做好项目结题工作,学院将于2021年10月进行结题验收,验收通过后一次性发放剩余课题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