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青年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报刊选读 >>

致敬改革开放(十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发布时间: 2018-11-20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自今年五月以来,我院青年学生用画笔描绘改革开放40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事,自10月23日起,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他们的作品,作品也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新时代·新青年”主题展览中展出。

《袁隆平》

作者: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 王家豪

指导教师:邬大勇、何红舟

油画 100cm×120cm

作品背景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正是因为袁隆平的这些贡献,人们由衷地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而一些地区的农民则称他为“当代神农氏”;国际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自己的事业也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按理说袁隆平应该停下脚步休息休息了。实际上,袁隆平不但没有想过休息,反而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1980年,世界性的灾荒来临时,刚过知命之年的他决定再次扬起理想的风帆:培养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人物评价

创作过程

“在众多选题中我选择了《袁隆平》,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我想画人,第二是我不想太主观地去构造情节,而这个选题很好的符合了我的期待。作品的原型就来自于一张公开发表的新闻摄影,除了远景我几乎却没有改动,前景和人物稍作简化,尽量还原对象。”作者这样说到了自己选择创作《袁隆平》这幅作品的原因,可以看出是十分谨慎的。

作者说

“袁隆平是人尽皆知的大人物,这个名字早已经和一张经典的面貌一起牢牢地匹配在人们心里了,因此没有必要刻意对这个原型做太多改动,其次在现实事件面前绘画手法不应被强调和置先,观众应该看到的是对象,然后再意识到这是一张画,因此手法上我避免过多绘画表现性元素出现,力求图像的简洁明了,内容单纯不啰嗦,措辞和表意尽量一致不打岔。至于绘画痕迹我刻意保留一点,仅仅来指称这是张画而已。”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吴哈妮

校对:吴诗倩

审核:团委

交流热线: 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 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教育学习平台 | 中国美术学院团委新科创智慧平台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