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1月6日,我和创意创业孵化项目组的同学一同前往上海美术馆观看上海双年展。让我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展厅中“想就是做,做就是想,行动派理论,理论派行动”这句话。艺术是相通的,眼界、观念促成作品的远度。
——孙潇娜,07广播电视编导
“One must first become an artist then an individual.要先成为艺术家才能成为个体。”红色的黑体中文字印刷在粗白英文和深灰背景幕中,这句话在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刹那便雕刻状进我的脑海,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色彩中的生动跳跃,在这块墙壁面前停留三分钟,第四分钟彻底被震撼。这一届上海双年展,这句话是仅仅只是第一次惊雷。
这里似乎是一个艺术家群体的大脑综合体,各种各样对于这个社会的思考以各种形式呈现,用“多元化”这样的字眼形容已显得粗俗,也许“多维度”会更加合适。艺术的感官体验,恰恰在这样的多维空间里全方位释放。
——苏冠华 09艺术设计学
新开通的高铁载着我们这群看展人的热情提速前行着。见面双年展是要卸下时间的枷锁,走进展览厅,所有的时间、时空、方向等坐标都混合在一起,一个个作品讲着自己年代的故事,或者说是不同年代参与在一起的结晶。生活里的细节被放大亦或是被夸张,设计过后变为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呈现,是我们去了解作品后的作者在如何耍玩的媒介。
——卢茜07环境艺术
2010年上海双年展由一架闪闪发光的红色“旋转木马”开场,这是艺术家王迈创作的室外装置《气象露台》。
本届上海双年展主题是“巡回排演”,重在展示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与以往的双年展作品相比,这次的作品没有向观众直接揭示作品的内涵,而是需要观众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去思考。
此次展览中有不少惊艳的作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来自挪威艺术小组的《世界剧院》,这是一件融合机械装置、表演和音乐会的跨界电子机械装置。作品呈现为一组极具原创性的动态雕塑,包括各种动画技术、卫星木偶、音乐、灯光和影剧。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剧院对各种动画——为无生命的物体、僵硬的塑像和精致的画面注入生命力——这一不同寻常而带着些许神奇的过程充满迷恋。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直接“进入”和“参与”作品本身中,引发无限的思考与想象。
因此,本届双年展告诉我们的是,所有的展览只是一场排演。剧场是开放的,排演在邀请大家进入到排练场,一起加入到艺术的生产中来。
——吴丹 07 工业设计
上海,一个时尚的城市,随处都散播着时尚设计的元素。世博会刚刚结束,双年展又开幕了,这个星期六,我们红叶小组集体出行,去体验了这场艺术的盛宴。这次双年展的展品较多的都是大型的装置艺术,以及一些新媒体的运用。
我觉得双年展的目的不仅仅应当做出一种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当代艺术品,而应该区别于传统艺术,形成批判性、实验性和探索性的特征,可能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不成熟的,是可能失败的,但像科学研究一样,失败也有其价值。就如我们所看到的,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次的双年展有一种看不懂与过度阐释的两难,很多机器零件的堆积,破旧木料的重组,动物标本的摆放等等。也许与上届双年展中架上作品占据较大比例相比,本届双年展中大量的装置、影像作品似乎更契合人们印象中的“当代”概念。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巡回排演”,随着绵长的展厅慢慢的行进,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品的现场感、发声性和过程性十分明显。马良把杂乱的摄影工作室打包到美术馆进行展示,满屋子的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吸引着参观者的眼球,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另一个幻境;在邱志杰的作品中,几个人用大筒卫生纸“结绳记事”,戴着优伶面具的黑衣人在美术馆里结队穿梭;挪威小组的《世界剧院》采用了最新的视听设备和动态雕塑,表演的主题是“然后所有问号开始高歌”。在昏暗的带着淡淡灯光的屋子里,灯光、音乐、影子的交汇促成了人们视觉、听觉、感觉的交融……这些有趣的展厅都体现出了本届展览试图在形式上改变展览面貌,借用戏剧美学的现场感拓展空间和时间的延展性去阐释一种当代艺术美感。
另外,我们在参观这样的探索性与前瞻性较强的展览时,不仅仅应该汲取展览中可以利用的元素,也应该更深入地思考艺术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关系。
——高卉 08艺术设计学
本届上海双年艺术展主题为“巡回排演”,对此,有许多声音认为这样的主题过于抽象,有过渡诠释之嫌疑。主题的抽象与否,不该从字面的意义去解释,真正反映的是作品。一走进美术馆便可见王迈的装置《气象鹿台》,美术馆版本的《塞魅丽》,挪威艺术小组的《然后所有问号开始高歌》的融合机械装置、表演和音乐会的跨界电子机械装置等作品,所打破的就是文本、解读和阐释制度,将艺术的创作过程展示在大众面前。毕竟艺术展览在给观众参观之余,还有其对艺术的现代化潮流作出回应、阐释和再创造的责任。上海双年展的主题一方面体现上海双年展一直以来的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第二方面从艺术的生产方式来说的。可以预期这将是一个慢热的过程,也许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并没有在现阶段引起巨大的轰动,但在日后,本次双年展对艺术展览形式的探索、思考、实践,必将给艺术界留下值得回味的意义。
——陈新兰 08艺术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