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位同学:
为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校团委对2025年中国美术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开展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主赛道
一、参赛对象
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每人只能报名参赛1个项目。参赛作品根据参赛对象的不同,分成本科组、硕士研究生组分别评比,分组以团队中最高学历者为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
二、参赛作品类型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三类。每件参赛作品只能选择参加1个类别。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8000字。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字数不超过15000字。
3、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
分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三、参赛作品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即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2、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 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4、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5、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涉及论文、专利、软著但未体现作者名字、排序的需提供参赛成员作为作者及作者排序的相关证明材料;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作者证明、媒体报道等)涉及出现参赛成员名字的需添加下划线标记;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媒体报道、批示、协议或合同、查新报告或检测报告等)需体现成果取得时间且取得时间应为截至2025年6月1日两年以内。
6、参赛项目应有较高立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导向。应为团队真实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存在剽窃、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相关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的,在报名时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02红色专项赛
一、参赛对象
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参赛作品根据参赛对象的不同,分成本科组、硕士研究生组分别评比,分组以团队中最高学历者为准。
二、竞赛内容
上好一堂红色课
通过理论宣讲、培训教学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团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延伸阅读辅导材料,深入理解大会精神和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概念和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论断有深刻认识,树立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职业观、事业观。
组建一支实践团
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引领教材,引导青年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奋进新时代的“贵州缩影”,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建言献策。
形成一件好作品
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围绕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结合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所在实践团队和团支部的集体智慧,将作品的形成过程变为开展实践教育的生动历程。
开展一次交流营
通过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交流、征文演讲、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参与活动学生讲述实践故事、实践收获,分享当代青年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和对国情社情的正确认识;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红色教材,根据实际搭建“云上展厅”,辐射引导更多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参赛要求
1、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2023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
2、作品以短视频和调研报告形式提交,两者是1件整体作品。短视频MP4格式,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时长5分钟以内,大小200M以内,10月30日前可先提交视频制作内容提纲;调研报告PDF格式,5000至10000字之间,大小100M以内。
3、短视频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
4、竞赛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学院组队参赛,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为申报单位。
5、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03进程安排
竞赛分动员部署、校级培育、校级评审三个阶段实施。优秀项目将有机会列入校级新苗扶持。
一、动员部署阶段(10 月)
学院面向师生广泛宣传动员,认真进行院内项目摸排,请于 10月30日前提交拟培育项目汇总表、申报书和作品初稿,学院推荐项目限报主赛道作品5项,红色专项赛作品5项,邮件命名为“学院推荐+挑战杯作品初稿”;团队自荐项目不限,命名为“团队自荐+挑战杯作品初稿”,发送至邮箱 tw@caa.edu.cn
鼓励各学院组织学术专家、往届指导老师、评委开展选题论证会,排摸潜力作品,及时补充相关材料,推进项目的不断完善。对学生已有学术科研成果的,可作为重点推荐对象。
二、校级培育阶段(11月)
校团委组织文本评审,确定一定比例的团队进入校级培育阶段。
三、校级评审阶段(12月)
校团委将在 12月上旬开展校级复评,复评采取文本和PPT评审的形式,确定一定比例的团队进入校级重点作品培育阶段。
四、绿色通道
校级复评举行前两周,学院都可推荐优质项目到校团委。校团委组织专家进行文本审核,确定“绿色通道”直推校赛的参赛团队。
附件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docx
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处
2024年10月16日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