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国美之路专栏:林风眠:融通中西 开创先河

发布时间: 2010-11-21

  林风眠:融通中西 开创先河

  名人小传

  林风眠(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1919年留学法国,先后在第戎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学画。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1928年,在杭州主持创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首任院长兼教授。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影响,倡导新艺术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实践,后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林风眠早期创作多为油画,代表作《摸索》、《人道》、《痛苦》等蕴含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后期主要致力于中国画创新。林风眠注重外师造化,用心感悟自然中的生机、节奏与诗意。他主张“调和中西艺术”,一方面继承中国艺术传统,对战国漆器、汉代石刻、六朝壁画、宋代瓷器以及民间木版年画、剪纸、皮影等均有所撷取,一方面兼容西方艺术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手法。遂融合中西,尽脱窠臼,别开生面,独创出一种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而又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其画好用正方形构图,不留或少留空白;笔法灵动,富于变化;墨色交融,郁勃淋漓。所作静物、花鸟、风景、人物,无不气韵生动,情趣盎然,一片天机。出版有论文集《艺术丛论》及画册《林风眠全集》等。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

  专家评论林风眠

  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已是世界公认的了。虽然,徐悲鸿建立了一个牢固的西方学院派的绘画基础,刘海粟带入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到中国,但林风眠却建树更多。他开创了中国的新绘画,以富有表达力的毛笔,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础,与西方的形式、色彩和构图的意识结合起来。这种既自由又自然的结合,是林风眠的独到之处。因为他的开创,使中国的艺术家们能以现代的手法表达出完全中国化的感受,从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中得到解脱。不少有代表性的现代中国画家曾跟他学过画,包括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可见其影响有多大。因此,他真正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

  ——(英)苏利文

  

  中西融合的主张不仅由林风眠提出,在他的同时代人中,不少人也提出这个口号,并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不同于别人的是林风眠在实践中,不是从静止的方面而是从动的方面来观察和研究西方艺术,并以很宽阔的胸怀理解和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成果。他不只是赞赏欧洲古典艺术,而且对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代艺术试验,也取同情的欣赏态度。不用说,林风眠对西方现代流派不是囫囵吞枣的全盘接受,而是取分析态度。他似乎不赞许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过激的现代思潮,他比较欣赏表现主义、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部分作家的作品。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也随着艺术阅历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见解也越来越深刻,在作品中民族特色也愈来愈鲜明,特别是在吸收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上,成绩更为显著。

  不少画家在中西融合中做试验和探索,但没有一个像林风眠那样受到社会的责难。这是因为林风眠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他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个最严肃最认真的研究西方现代美术并从中吸取营养的人。有过值得我们尊敬的其他先驱者,也有提出过现代艺术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但没有一个像林风眠那样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也没有一个像他那样对西方现代艺术认识得如此深刻。他的学习、研究和吸收,都是为了新的创造。因此,他的艺术在同代人当中,最具现代性,最有构成意味,最有形式感。这两点,即他作为盗火者和创新者,都不能为当时社会所容。我们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认识,要经过几十年之后才可能达到林风眠那样的水平。同样,社会对林风眠艺术的普遍承认,也要经过好几十年。

  ——邵大箴

  

  独立的出发点,是对个人心灵和行为的自信和自尊,是对个人精神价值的肯定。林风眠的这种观念,与他在艺术创作、艺术教学中倡导创造精神是一致的,这种创造精神不但表现为对于传统、先辈和既有模式始终保持个人的冷静观察,也表现为艺术对于自然,绘画对于生活原型的独立性。从他许多谈论艺术的话中,可以感到,在他看来绘画作品不但不应该与别人的作品面貌雷同,而且也应该避免与描绘对象的近似。在生活中,独立和不屈从观念,使他在各种境遇中都表现出我行我素,和对个人人格尊严的固守。不屈从的基础当然首先是个人人格尊严信念,同时,也包括性格中的倔强和偏激。林风眠在这两方面都不缺少。

  ——水天中

  

  林风眠不是以描绘和表现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和相应的革命意识的艺术家,而是以描绘和表现充满个性色彩的20世纪中国人社会心理和生命情感的艺术家。通过他创造的艺术世界,我们感受到真诚、善良、美和力量,看到一个本分、执着、坚强、纯真的灵魂。它从不简单地标示抽象观念,只发散和激荡情感,表达清醒理智所难以揭示的东西:一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明了的心灵历程;一种在纷纭变幻的境况中坚守着的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一场将民族心理意识与西方文明融和起来以使自身迈向现代的漫长的精神跋涉。这心灵历程、美好憧憬和精神跋涉是五彩缤纷的,又是艰难沉重的;它始终朝向着业已选定的目标移步前奔。溪水、清风和花香给它欢乐,沙漠、荒丘和独行又带给它孤寂。它已习惯以宁静面对纷乱,有时也不免要撕裂云层般的呐喊几声。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几个画家能像林风眠的作品这样,展示一个如此丰富、完整、漫长,且扣着现代历史步伐的个性精神世界呢。

  ——郎绍君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