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美术学院报
近日, 由浙江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举办的“励志、感恩、成才”——浙江省高校学生感恩教育主题征文活动评选揭晓,我院公共艺术学院陈子归同学的《 让感恩走进生活 》荣获征文比赛一等奖。我们刊登了这篇文章,与广大读者分享。
常常想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以前不明白,总是固执地认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20年,一点一滴的生活积累,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功成名就,有的只是平凡,自由和一颗热忱的心。也正是于此才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思考生活的意义。常听人说,开心快乐是一天,烦恼苦闷也是一天,我们有什么理由舍弃快乐而选择烦恼呢?但生活终究是一道岁月积累慢慢沉淀过后的轨迹,沿着这条轨迹我更加坚信,生活是一种态度,做一个快乐的自己,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刚上大一时曾参加过一个表彰大会,当时很好奇,因为校园里到处可见巨幅红色标语“向毛陈冰同志学习”。毛陈冰,何许人也?大家都议论着,想象着这位传奇般的英雄人物。还依稀记得当又瘦又小的她站在台上发言的时候,感叹她只是一名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大学生,没有学富五车,没有才高八斗,更没有德高望重。难以想象,就是这样一位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刮倒的柔弱女子居然不远千里单身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为一位正在与死神搏斗的准妈妈献血,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没有利益的权衡,没有功利的动机,完全是出于她那颗动人的勇敢的心!这便是她的生活态度:付出并快乐着。正如奥斯伯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而向生活索取什么,而是试图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毛陈冰的事迹不仅仅感动了我们,它更是一种责任,一份力量,作为新一代学生的风向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然而它又仅仅只是浩瀚沙漠里一滴清凉的水,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成就一片绿洲。“一双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不易断”,“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一个人的力量凝聚成整个社会的力量时,那么纵使前方荆棘丛生,也阻挡不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曾在基础部学习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家里特别困难,而就在那时,她患重病的哥哥使她们家雪上加霜。后来,那女同学向大家说明了家里的情况,在征求到学校的同意后,同学们积极地宣传该同学事迹,并竭尽全力为其募捐善款,大家丝毫没有怨言地奔波在午后的阳光中,虽然并不能募捐到全部的医疗费用,但同学们都是用心祝福,并祈祷她哥哥能够健康平安。正是这种平凡的力量感动着我们。
生活是一种境界,超越自我。当我们学会付出,学会珍惜,学会宽容,学会感恩时,人生的意义也就实现了,“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付出并快乐着。小时候,看见穿军装的人便觉得非常羡慕,觉得只有穿上军装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于是在我的作文本里就出现了一段这样的文字:长大后,我要当一名战士,因为战士穿上军装很威猛,而且还可以保护很多人,守卫着我们祖国的边疆。渐长的时候,遇到了“非典”,看到医生和护士不顾生命危险抗守在岗位的第一线,从此,我便下定决心要当一名白衣天使,做一名守护大家健康的人。长大了,儿时的愿望渐行渐远,但却从没使我忘记曾经许下的承诺,那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地震,冰灾这几个普普通通的词组合到一起的时候,扑向我们的是无情的悲剧和凄凉的场景。正是这些患难,真正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真情和团结,即使山峰不再有棱角,海水不再涌动,也撼动不了大家紧贴在一起的心和团结共济的力量。是的,当我们可爱的战士和医疗救助队从四面八方不顾生命危险冲锋在抢险的前线时,当我们敬爱的温总理踏着废墟,用微笑给还掩埋在断壁残垣中的伤者以鼓励时,当各省市,各企业,各单位的捐款纷纷而至时,我们的心被震撼了,被这股强烈的民族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有了大家的相互扶持,灾后的重建工作才得以迅速的展开。如今,曾经受灾的城镇和村落已经完全看不到昔日的满目疮痍,人们已经在这片复苏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灾后重建,抚平昔日的伤痕,重新站起来,这是需要多么伟大的力量,需要多强的信心和勇气啊。也正是这番力量、这份勇气,显示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如此强大的团结力和震撼力。同饮一江水,同为一支脉,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如果说生活是一道味含酸、甜、苦、辣的菜肴,那么冰灾﹑地震﹑非典等只是菜肴中的调味料。正是这些多味调料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团结。虽在天灾面前我们可能会显得脆弱,但是没什么能够让我们退缩。也许我们应该庆幸,因为这些多灾多难才使得我们更为团结,更为强大,更加珍惜今日的美好。
(公共艺术学院 陈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