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感怀国美版画之路

发布时间: 2011-09-28


蔡承志

 

 

    近日,美院师生和社会上的一批批艺术爱好者纷纷走进我院美术馆,参观“重负与重觅·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之路”展览,用心灵感悟新兴木刻运动的灵魂。作为一个国美版画人,我也很有幸参与了这次展览的筹办过程。在我们翻阅那一本本泛黄的老相册过程中,在我们对版画系的老先生采访时的言谈中,在我们整理系资料室那一批批饱含着岁月痕迹的作品时,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感受到了那一批批的国美版画人对版画的执着与热爱,更感受到了那些老先生们无私为之倾注自己才华的奉献精神!
        遥想80年前的今天,“一八艺社”已经成立,我们的校友夏朋、胡一川等,可能正拿者刻刀稚拙地在木版上刻画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可能正在用滚筒印制“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标语,也可能正在大街上参加反战示威游行散发着自己印制的作品……那正是我们的校友们用艺术的武器在为“人民”疾呼呐喊,揭露反动腐朽统治的罪行。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策源地,国立艺专的学生们在鲁迅先生的关怀下,最早地拿起了“刻刀”这一有力武器为民族民生而呐喊。“为人生而艺术”的“一八艺社”、誓要让“木铃”“铮铮作响”的“木铃木刻”等艺术团体纷纷成立,“新兴木刻运动”便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发端了,并且以“星星之火”之势蔓延至全国。我们的“老校友”——夏朋、胡一川、陈铁耕、力群等等,他们的作品便是这最好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校又率先在国内成立了版画系。当我们采访老先生以及他们的家属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为当时老先生们筹建版画系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而感动:张漾兮老师身体不好,由于气喘,上两层楼足足要半个小时,即便这样,他依然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甚至亲自带学生下乡,与学生同吃同住;当时学校经费紧张,为了节省经费,洪世清老师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印刷厂,最后为系里争取来“免费”的石版、铜版机器等等,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感人故事。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版画系依然迅速建立起教师队伍,初步创立起版画教学体系。那一本本厚重的教学笔记,一张张泛黄的工作室草图,一批又一批宝贵的民间年画……都凝聚着老先生们总结出并践行着的学术思想:一方面继承新兴木刻的使命精神和战斗传统,另一方面重视研究和吸收民族民间丰富的艺术遗产。而为我们所熟知的张漾兮、张怀江、赵延年、赵宗藻等先生的作品则更是这些思想的凝炼。
        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版画系恢复了本科招生,同时扩展了研究生的培养层次。系里丰富的学生作业藏品让我们了解到在新时期的学术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深化了工作室建设,创立了丝网版画工作室、传统水印工作室“紫竹斋”;另一方面,加强教学改革,增设了“民族民间美术”、“黑白构成”等课程,并将拓印、粉印等传统技法引入教学。而到了我们这一批学生入学的时候,版画系已改革为两段式教学,以及教学工作室与实验工作室交叠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新教学模式下,我们得到了更为开放的创作空间及多元学术思考的可能,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成为活跃在国内当代艺术届的代表人物。
        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漫漫国美版画之路实际上也是由一代一代的国美版画人以及他们的作品所铺垫而成,通过“阅读”它们,我们或许能从中发掘出艺术前进的动力,发现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这些记忆都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它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回望”不只是让我们对过去有所了解,“回望”让我们更能看清前行的道路,亦或让我们重新思考在当下这样一个技术“无所不能”的时代,如何面对周遭。
        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之路,土壤肥沃而丰厚,里面积淀了一代又一代版画人的心血,而作为成长于这一沃土上的新芽,通过版画系数年的学习,我们受益匪浅——不仅仅是专业技能上的提升,还有艺术品格上的逐步成熟与完善。今天我们还无以为报,我们只能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来感恩先生们的辛勤栽培,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践行前辈们所艰辛开拓而出的艺术之路!

(作者系我院版画系博士生 本文为作者在“重负与重觅·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之路”展览开幕式上的发言)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