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白先勇来我院论艺,解读昆曲之美

发布时间: 2011-11-26
  11月23日下午,在南山小剧场中国美院研究生处与宣传部联合主办的西湖论艺第六讲暨辛卯秋季研究生学术周讲座特别专场邀请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名人白先勇先生主讲。院党委胡钟华副书记出席了活动,并给白先勇先生赠送了礼品,讲座由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主持。
  当一袭红装精神矍铄的白先勇先生步入早已爆满的南山小剧场时,全场沸腾,掌声响起。“为了让美院的同学看到青春版《牡丹亭》,这次我特地为你们准备了20元的学生票,门口就可以买。”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这些年来,白先勇一直致力于振兴昆曲艺术,在他看来,杭州是昆曲重镇,杭州观众的文化DNA里早就埋伏了昆曲因子,而美院学生对“传统美学的追求”又与昆曲不谋而合,所以他相信,美院学生会与昆曲结缘。这部重新包装后的四百年前的梨园戏曲,在两岸年轻人之间引起一股风尚,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并引发前所未有的高校昆曲热。古老的艺术得到现代年轻人的认同,白先勇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有六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昆曲,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学戏剧的精华,加之南方音乐特有的柔美,被称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而作为昆曲经典曲目的《牡丹亭》为何能历久弥新?2003年,白先勇以苏州昆剧院为班底,汇聚各界精英重新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他坦言当时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把传统与现代接轨,让古老的昆曲在21世纪的舞台上重放光芒”。在现场,白先勇为听众放映了其中两段经典折子戏《游园》和《惊梦》,他深入浅出的解读,带我们领略了一番昆曲之美。
  白先勇还介绍了自己为排演青春版《牡丹亭》而进行的一系列大胆改革:首先,他启用了两名不满30岁的演员以展示青春之美,这在重视资历和辈份的戏剧界可谓是一大创举;在舞台布局中也大下功夫,为了增强表演气氛,他精心设计了具有水墨意味的抽象舞台背景;增加了水袖勾搭等动作以增加观赏性;仔细的观众可能还会发现一些微妙的细节变化,如杜丽娘服装略改有一点腰身,“舞动起来,更加婀娜多姿”;花神的造型一改以往手捧塑料花的模样,手工绣花在角色的服装上面,很显淡雅。他笑言自己在把握原著精神的基础上,遵循“古典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把它变成一部歌颂青春、生命、爱情的至情至美的史诗,细节处的讲究则更极致地表现了昆曲的唯美。
  现场,白先勇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他强调“昆曲事实上还在抢救中,没有年轻观众,没有年轻演员,依然等于没有生命。所以打造青春版的目的,是要年轻演员继承老师的传统,用年轻演员吸引年轻观众”。他希望唤起年轻一代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传统美的重新认识,“你们是我心中最重要的观众,没有大学生的参与,昆曲的前途会十分黯淡。”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