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其他

“青春不毕业”——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 2013-06-28

  上手的青春,激情岁月难相忘;青春不毕业,创新生命当长歌。6月26日晚,象山校区20号楼体育馆迎来了一年一度盛大的毕业典礼。醒目的喷绘、精心布置的会场、滚动播放的校园生活记录片共同上演了一曲曲毕业骊歌,身着正装的院长、导师及毕业生一起回味着人生最难忘的经历。虽然场馆外风雨淅沥,但无法浇灭学子们的热情。当屏幕上放映出“教师们的青春岁月”时,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的惊叹声,此时,当老师和学生的青春岁月撞击在一起时,这份感动瞬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成了大家永恒的记忆。

  19点,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成员、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国文化报副总编徐涟女士,广东林风眠艺术园总监、林风眠艺术基金会代表姚远东方女士,台湾黄君璧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谢宝东先生,中传原创艺术基金委员会主任丁古华先生,我院党委班子成员许江、宋建明、傅肃琴、胡钟华、王赞、孟云生、孙旭东、刘正、姜玉峰等依次走向主席台。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毕业典礼由党委副书记胡钟华主持。

  党委书记钱晓芳因公出差无法出席毕业典礼,胡钟华首先转达了她对毕业生们的祝贺和祝福。她祝各位同学前程似锦,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常回母校看看。

  许江院长作了题为《祝福青春》的讲话。他首先阐述了我院精心设计的学位服的内涵及其深刻寓意。他说:今天我们身上穿着中国美院毕业典礼的正装,象山校园因此也仿佛披上一种圣洁的新装。这样的正装,在我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衣冠正,方能正名分;身形正,方能正心神。中国的大学应当有自己的毕业正装,这正装应当蕴涵学院的理想,体现责任的担当。这一套毕业正装,黑衫麻质,长穗角冠。黑者,如水无拘,学者生涯;麻者,天然扎实,素香隽远。长穗,在怀呵护,负背担当。角冠,三角之冠,生生而不息,此三角,学院使命精神、创新精神、湖山精神之谓也。学士毕业装配黄绿色胸片,蕴涵“如木在林”之意,襟怀四扣,象征四载春秋;硕士毕业装配玄紫色胸片,蕴涵“如水在渊”之意,襟怀七扣,增研究生三岁;博士毕业装配暗红色胸片,蕴涵“如火在野”之意,襟怀十扣,又增博士三岁;导师装配土黄色胸片,蕴涵“如土之厚德载物”,师者示也,诲人而不倦,襟怀十二扣;院长装配金黄色胸片,蕴涵“如金之自强不息”,代表学院精神继往开来,育人事业生生不息,襟怀洋洋洒洒十六扣。我在这里之所以用“装”而不用“服”来描述咱们的服装,因装者庄也,她代表着一场仪典的端庄,一份生命成长的庄重,一种学术脉络与群体的承诺与庄严。

  他回顾了毕业生们在校园生活的难忘经历尤其是在毕业展中取得的成绩。他说,美院的毕业宛若一场丰收,毕业季的展示使校园成为延绵的丰收田原。上个月的此时,同学们正在为毕业季做最后的准备。我们难忘那个万人沸腾的湖畔之夜,难忘也许是一生处女之作置于成千件同代人作品中的那种羞涩和期待交织着的紧张,难忘无数观众涌向校园的热烈与关注。教育的生命在于育人,育创新之人。毕业季正是学院育才、学科拓展的最好的自我评估。青春正是这样最鲜活、最具感受力的生命,是这种生命能量最生动的破壳新生。当这样的青春以无限的活力,伴随着技艺,上到我们创造的双手之上,此时,正是我们创造的生命得以呈现和见证的时候,也是艺术教育翘首期盼的收获季节。

  他还结合自身经历启发毕业生们要坚强面对人生的曲折道路,同时学院的精神和激励毕业生担当起艺术创造着的职责。他说,我们穿着毕业正装,都走过了较长的学习的岁月,无论愿意与否,我们的人生在这里将出现一次转向。我们中的一部分将继续深造,但更多的将走向社会,开始面对自我负责的人生。青春不毕业。青春是一个年龄的阶段,是你们眼下的生命光环。但它又不止于自然生命的年轻。作为一种精神,它将延展在生命的四季。毕业之后,你们将像我刚才所描述的那样,面对就业与创业。不论是坦途或蹊径,我们都要保留青春的激情,存持创造的敬意,通达人生的道理,怀抱远大的目标。我们头顶的角冠上,镌刻着使命、创新、湖山的三种精神。西湖的湖山为这种使命和创新提供了一种品质、一种诗性。这些是学院育人的箴训,也是青春塑造的信约。我们把这些理念化作庄重的冠盖,顶在我们的头上,也认作了庄严的誓约,立为我们的学术身份。青春不毕业,指的是我们生命的青春将延续,我们学术和创造的热火将薪传。

  讲话最后,许院长呼吁所有师生共同起立,用右手横在胸前,掌心向内向上,托起长穗上的校标,随着“一、二、三”的口号将长穗抛向左后肩。这个神圣的仪式,表明毕业生们完成了一份生命的仪典和升华,接受了一份学术家族和脉络的重托与期望,担当起一个艺术创造者的身份和职责,全场掌声雷动。

  书法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沈浩代表教师发言,他结合自己在美院读书和任教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亲眼见证的二十二年间学院的发展与变化,表达了作为美院人的幸福、自豪、感动和责任。他寄语毕业生,无论奔赴何处,身有多远,心必将永系这个值得眷恋的母校,为母校编织更加伟大的明天。本科毕业生代表、国画系杜昕,留学生代表、韩国籍留学生、博士毕业生李在英分别发言。杜昕同学代表毕业生向母校献花,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他们表示:美院的学习生活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过程,将永远成为青春生命的记忆,并为日后的发展增添动力。

  副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王赞宣读“中国美术学院关于授予2013届毕业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决定”。学院党委副书记傅肃琴宣布有关崇丽艺术奖学金、黄君璧奖学金、中传奖学金获奖决定,有关获省级、院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的决定。副院长宋建明宣布有关获2013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奖、优秀毕业论文奖的决定,宣布有关获毕业创作(设计)辅导奖的决定,获2011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今年我院共有本科毕业生1654人(其中上海分院392人),研究生328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1人,全日制艺术硕士37人,非全日制艺术硕士50人)。今年高职学院毕业生有634人。今年我院共有35位同学获得2013年“崇丽艺术奖学金优秀毕业作品奖”,5位同学获2013年“崇丽艺术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奖”,13位同学获得“黄君璧奖学金”,101位同学获得“中传优秀毕业作品奖学金”,98位同学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234位同学获院级优秀毕业生,120位同学的73件毕业作品获“中国美术学院2013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金奖”,163位同学的94件毕业作品获“中国美术学院2013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银奖”,276位同学的159件毕业作品获“中国美术学院2013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铜奖”,30位本科生的论文荣获“中国美术学院2013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22位研究生的论文荣获“中国美术学院2013届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郑力、李秀勤、杨福东、陈晓蕙、梁怡、刘钢强、崔富得7位教师获得“2013年毕业创作(设计)辅导奖”,7位研究生的博士论文获2011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位研究生的硕士论文获2011年度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典礼还举行了毕业证颁发仪式、学位证授予仪式和颁奖仪式。学院领导分别向获奖同学代表和毕业生代表颁奖、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位证书,许江院长一一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证书。毕业生们身着我院自主设计的学位服,依次上台领取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荣誉证书,同学和家长则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毕业典礼的现场,有许多学生家长也赶到这里,和自己的孩子分享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笔者看到这样一个难忘的场景:一位清秀而文静的女孩,穿着学士服,陪伴在她身边的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外婆,一家三代对着大屏幕观看典礼。这位女生是艺术人文学院的夏墨媚,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为艺术人文学院攻读研究生。采访中得知,她的爸爸妈妈均为清华大学的老师,这次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当记者问及女儿的教育时,爸爸显得有点严肃。他说,自己主要在做人方面给女儿以指引,学习上的具体问题很少过问,任由孩子自己发展;女儿从小生长在清华园,也许是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在学习上很自觉。谈话中,这位爸爸对中国美术学院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独特的育人理念流露出了由衷的赞赏,他希望女儿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时继续努力,使专业功底更加扎实。

  当天上午,学院领导先后与各院系毕业生合影留念。

 


“青春不毕业”——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许江院长作了题为《祝福青春》的讲话



毕业典礼由胡钟华主持


毕业典礼现场,我院设计的导师服首次集体亮相


毕业典礼现场,我院设计的学位服首次集体亮相


颁奖仪式现场


许江院长一一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证书


毕业典礼现场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