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团委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于北京启幕

发布时间: 2023-11-10
11月4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书画频道美术馆承办,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指导,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国学研究院、敦煌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第四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在北京书画频道美术馆开幕。
原文化部部长蔡武,民政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吴玉良,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产业司副司长傅瀚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甘肃文旅运营集团党委书记孙晓强,书画频道总裁李培元共同为“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启幕。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王平,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参展艺术家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闵学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监督处处长郭涛分别致辞。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还有: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孙东生,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郭肇琪,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马峰,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文旅部驻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殷福,中国美术馆党委副书记张百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贵男,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监督处干部陈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监督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树峰、《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朱培尔、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尼玛泽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张立辰,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绍兴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社长俞晓军等嘉宾和参展艺术家、青年艺术家、中国美院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媒体嘉宾等。开幕式由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刘海勇主持。
韩绪指出,唐诗所代表的从来都不只是盛唐的熙攘繁华与意气风发,而是千余年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气度、精神世界的基石,而在唐诗所开启的世界里可以真实具体地看到,真切刻骨地感受到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基于此,本届“唐诗之路艺术展”将关切的重心重新回归诗的本身,将目光由浙东延伸至敦煌,突破常规的展览模式,不做板块切分,而是以唐诗典型的结构起承转合来构造展示内容,在视觉叙事与情感表达上,整个展览既是对唐诗的回应,也是一首由艺术作品书写而成的诗。
他表示,历年来“唐诗之路艺术展”展演品牌项目始终坚持以浙江对话中国,以中国对话国际,以艺术巡展为载体,致力于具有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建构,从而持续实践探索唐诗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传播中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
郭涛表示,中国美术学院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单位中一支重要力量,资助范围涵盖了美术作品创作、展览展示、人才培训等方面,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国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中国美术学院依托自身深厚的历史文脉和学术资源,以“唐诗”为主题,充分运用美术、装置、影像、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阐释,不断探索唐诗之路在当今社会传播中的价值,这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王平谈到,系列“唐诗之路艺术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浙江的另一段历史,也看到了中国美院教学创作与研究的另一个体系。如果说“唐诗之路”是山水之路,那么“长风几万里”的敦煌之行就是边塞诗之路。“唐诗之路”随着行程的往外拓展,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中国美院将学生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历史人文渊源、从大好河山、从日常生活里汲取创作营养、创作题材;在山水之间壮大思想、寄托情怀,创造无愧于时代、扎根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这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闵学林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向策划、筹备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此次“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以唐诗为引,山水为意,承天地之灵气,接文化之渊源,继中华之精神,写时代之强音。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沿着古人的足迹重走唐诗之路,感受伟大诗人对浙东山水的喜爱,深深激发了师生们的创作动力。他们以唐诗之路为创作母题,用艺术作品再度诠释唐诗之路的精神。
王平谈到,此次展览具有思想性、引领性,展陈形式多样且拥有众多优秀参展艺术家。展览以中国画、油画、版画、装置、多媒体相融合的全新方式,向大众传递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播撒艺术的种子,为培养中国艺术人才和提升全民美育而不懈努力。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立足影响深远的“盛唐”记忆,将对“唐诗之路”的探索与思考从浙东首次延伸至敦煌。于敦煌取唐诗之法,呼唤横跨国土东西差异化的文化交流,探寻多维度时空下文明互鉴的实践路径。北京成为了展览通望东西、拥抱古今的重要枢纽:浙东唐诗的旖旎与边塞唐诗的壮阔在北京聚合,开启了“唐诗之路”兼容并济、豪迈家国情怀的新篇章。
上世纪80年代末,新昌县唐诗专家竺岳兵先生提出“唐诗之路”。而后90年代初,他撰写发表了关于“唐诗之路”的一系列论文,“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也因此得以提出。以竺岳兵先生发起的新昌县唐诗之路研究社将对李白的研究作为起点,把“唐诗之路”塑造成了一个极具研究深度的文化命题,直至今日成为浙江省打造“诗路文化”决策的一个重要命题。
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展览总顾问高世名曾表示,唐诗之路是中国人诗性心灵的核心现场。中国的创作是不断与古为新,不断在和历史、和前人的对话,循环往复的对话中不断开展,所以说我们是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我们的心和过往的那个时代是始终纠缠在一起,并且不断地循环往复,不断地延伸出新的东西,我们是在历史中的那个创作性。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胡可先先生提出,唐诗是唐代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精神产物,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集萃。以浙东唐诗之路开启浙江诗路文化建设,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促进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次展览提取唐代诗人李白边塞诗《关山月》中的“长风几万里”作为总标题,为展览定下“诗意如长风,万里亦可通”的艺术基调与愿景。同时,展览将关切的重心,重新回归于“诗”本身;突破常规的展览模式,不做版块切分,而是以唐诗的典型结构——“起、承、转、合”来构造展示内容。并辅以《登幽州台歌》作为气质线索,在展厅中架构起“望古今而观天地”般诗性穿梭的叙事逻辑。在视觉叙事与情感表达上,整个展览既是对唐诗的回应,也是一首由艺术作品抒写而成的“诗”。通过回避迂回的造词造境,将唐诗带来的精神气与作品直接面对面发生对话。让作品的观看与解读打破策展叙事的受限,开启更加自由与多元化的观看思考。
进入展厅,首入眼帘的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闵学林教授与中央美术学院邱志杰教授带来的两组作品。展厅入口映入眼帘的是来自艺术家闵学林的三幅书法作品:《忆秦娥·娄山关》、《飞雨楼诗》及《苏子由诗》。其中,《忆秦娥·娄山关》起笔“西风”,落笔“残阳”,浓淡枯润兼备,笔墨呼吸中见苍茫劲敢;《飞雨楼诗》与《苏子由诗》,墨痕润泽顺滑,粗细枯润相得益彰,须臾尽扫,气势尽显现。于纸本之上,见心境魂魄,领目光缱绻,观诗性昂然。
位于展厅左侧的,是北京特邀艺术家邱志杰创作的《黄河诗境图》,其参照了真实的黄河地理及黄河流域地貌,将山川湖海,以及黄河全域再现于画面之上。同时,作品将历史上关于黄河的古代诗篇分布在相应的所描写的地点之上,置于图中。全图标注了二百多句历代诗词:昆仑山上可见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腾格里沙漠中有王唯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贺兰山脚下是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以及小孩子们都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等来自历朝历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使观者于画作之中感山湖壮阔,随黄河之水观诗路流淌。
两位艺术家一南一北跨地域碰撞,一画一书采形式交错,在同一展厅上演精彩的笔墨对话,虽气质面貌迥然,然诗意在创作之道中穿梭,诗心在展览初厅间已然激活显现。
除过往三届唐诗之路艺术展精选作品外,本次展览展示了一系列带有边塞气息的全新艺术作品。策展组组织了一众艺术家于7月至8月前往敦煌。深入西北边塞,行走在唐代国土的边缘,感受着历史文脉,诗路之音穿越千年对当下的呼唤。团队中以潘汶汛、袁柳军、黄佳茂、雷聆、沈临枫、塔可、毛泽皓、邵若栩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参与了此次北京站展览的专题创作,以各自擅长的艺术创作形式,融合骋怀超然的东方韵味,回应唐诗历史,致敬唐诗精神。
潘汶汛、袁柳军、黄佳茂等艺术家,利用水墨为媒介,将他在敦煌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一一绘落,墨色浓淡中流淌的是敦煌沙山上的月光,笔力回转里升腾的是大漠孤艳的骄阳,借毛锥一支,将万千思绪倾于素纸之上,将万里长风吹向展厅之间。
艺术家沈临枫在鸣沙山推开两百米长卷,在落日余晖、风沙割面中书写下班固的《封燕然山铭》:“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尺寸限制,该作品原作未在展厅中展出,呈现其创作记录影像)
除了传统书画创作之外,青年艺术家邵若栩利用AI将诗句生成图像,并对AI生成的图像进行“写生”,通过反复的对话让图像不断发生连锁反应与循环。创作了一系列书画与AI对话的当代艺术作品,将唐诗与科技连结,绘写唐诗的多维形态,展现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在最后一个展厅中,一件高高悬起,盘旋而落的30米长卷作品尤为抢眼。这件作品全长100米,由中国美术学院刘海勇教授带队的敦煌行走艺术家团队在沙漠中共同创作完成,墨色中依稀可见五色敦煌沙砾附着其上。此次展览展出了其中精选的30米画面,这中有奇峻的三危山、平远的黑戈壁、摇曳在风沙中的树木植被、流淌在世人心中的边塞文明……
本次展览涵盖书法、国画、版画、油画、雕塑、摄影、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载体,展出80余位艺术家共计90余件优秀作品。除过往三届唐诗之路艺术展优秀作品与跟随“长风”远赴敦煌采风创作的专题作品外,同时还邀请了来自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多位书画名家进行主题性创作。以传统绘画形式诉说唐代诗路文化魅力,展现艺术的本质与传承;以当代多媒介作品诠释唐诗的内在意境和张力,展现艺术的创新与表达。精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心提炼文化符号,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诠释新时代东方诗性艺术的无限魅力。
此外,此次展览在展陈布置上,以诗语贴片、诗词悬挂等新颖的方式,从视觉层面上引导观众进入到对诗的感受与体悟之中。同时充分运用装置、影像、数字化线上展厅等新媒体手段,打破作品单一呈现模式,消解展览空间边界,为观众提供唐诗欣赏的多维度视角。以古对今,以今观史,演绎东方文化魅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呈现中国特有的文艺追求与艺术面貌,构建起历史与当下交织的新时代艺术图景。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通过唐诗追溯文明生发之情际,唐诗流转之现场,与古人相往来,体味创始之气象。古今唱和,赓续千年诗意,谱写当代艺术华章。
据悉,此次“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北京站展览展期为11月4日至21日。

交流热线:87200059/87164622
团委微博:http://t.qq.com/y11caa

微信号:caa87200059

友情链接: 中国青年报 | 共青团浙江省委网站 | 中国美术学院网 | 中国美院学工网 | 浙江大学团委 | 中国共青团中央 | 美术报 | 中国文化报 | 东方早报 | 团委网站登录 | 浙江省教育厅 | 中央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教育学习平台 |

中国美术学院版权所有,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本网站 你是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0 China Academy Of art 浙ICP备050145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