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午间,由设计学院分工会主办的“设计+沙龙 立夏觅读”活动在18.5号楼小院如期举行。
“花时气暖长愁夏,竹里风微又胜春”,庭院里树影婆娑,含笑花送来淡淡清香,老师们暂停下手头忙碌的工作,相聚在此分享初夏诗意。
壹「觅读」
捧起书本,诵读那些熟悉的、新鲜的文字,从字里行间寻觅思想的闪烁。当字句从口中念出,我们的思绪也随着作者跨越时光的轮回。
我们时而为青春的朝气而心潮澎湃,时而又为深厚的家国情怀而动容落泪。
陈燕屏书记带来了朱自清的《匆匆》,这篇耳熟能详的名作诞生于1922年,距今正好100年。“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百年前的青年在为时间流逝而惋惜,希望能找到人生价值;百年后的青年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也将迎来这一代人的使命。
陈燕屏书记分享朱自清的《匆匆》
黄斌斌老师诵读了爱国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此诗表达了诗人深刻的爱国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黄斌斌老师的深情演绎,直击人心,令人感动。那种对祖国的不舍与眷恋,历经岁月的镌刻更加炽热。
黄斌斌老师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立夏前一日正值五四青年节,王小丁老师诵读了莫言在五四青年节发表的文章《不被大风吹倒》, “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鼓励着年轻人,在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沮丧,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
黄诗铭老师发自肺腑地朗诵《年轻真好》,那富有感染力的年轻笑容可以治愈一切烦恼。
杨洁慧老师朗诵了诗人多多的《致太阳》,她说,辅导员的工作就像太阳一样,需要驱散阴霾,温暖他人。
姚垚老师所选的是狄兰·托马斯的名篇《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这是诗人写给父亲的诗。而很多时候,长辈常常会给予我们对生活的智慧启迪。
最后,何晓静老师带来了她和杨振宇老师共同主编的新作《游于园》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从美学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外著名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园林,寄寓着人类诗意中栖居的理想,与崇尚自然的生活境界”。在庭院里品读园林,也是种别样的体验。
贰「立夏」
斗蛋与挂蛋是立夏的传统习俗,鸡蛋象征着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还能补充体力、祈祷夏日平安。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斗蛋,两人手握鸡蛋,蛋头相撞,比比谁的蛋壳更坚硬。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与“战败”的叹息中,大家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最后,张煜老师手中的鸡蛋胜出,成为“蛋王”。
传统习俗“斗蛋”与“挂蛋”
午间的时光短暂却欢乐,结束了小憩,老师们又要转身投入忙碌的工作。
今年的疫情变幻莫测,可能昨天还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今天就收到社区居家隔离的通知。
就像活动主持人陈镜西老师所说,疫情中的我们,就像逆风而行的航船,为了到达目的地要克服疫情的“风阻”,而无暇顾及沿途的风光。
因此,我们更要珍惜每一次彼此线下见面的机会,珍惜每一个与我们面对面说话的人。
如果多年以后,回想起无法远行的这几年时光,脑海中能闪现这样一个初夏,在这样一间绿意森森的庭院里,我们共度的欢乐的、诗意的时光,那也是一件幸福而奢侈的事。